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仁爱”主题班会总结:让爱之花散发永远的芬芳

[类别:体会] [更新:05-02 11:29:11] [浏览:6548 次]

“仁爱”主题班会总结:让爱之花散发永远的芬芳提要:我教会他们,拿起手中的笔,将看到的不公平事件,黑暗的事件体现出来;将看到的积极,阳光的一面展现出来,这都是一种仁爱,一种中国知识分子

: 客服

  “仁爱”主题班会总结:让爱之花散发永远的芬芳

  收到消息,要在全校上关于“仁爱”教育的主题班会,我觉得挺兴奋的。兴奋,一方面,这个话题很适合我们身为语文老师的班主任上。我们高中语文正在学《论语》关于“仁”这方面的内容,我一直很想借此机会给学生讲透这方面的国学内容。另一方面,想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心。就想趁着这次的班会课,让学生收集一些社会的事例用于写作素材的积累。不过,由于我的疏忽,我竟然提前在我们班上完了班会课。于是,校级的班会课只好借班上课。高一刘志立老师很支持我,特意借出他们班的学生给我,才让我有机会再上一次公开课。

  由于时间紧迫,又是借班上课,我不得不抓紧时间培训主持人。

  这次主题班会,我总体的构思其实很简单,就是搞清楚两个问题:一、什么是仁爱?二、怎么在生活中体现我们的仁爱之心?

  我一直都是个比较务实的人,做每件事情,都希望有所收获。对“仁爱”这样的题目,我不想让学生只是虚学,上完一节班会课就了事,而是想要他们真正体会到它的深意,而且还可以有所行动。所以一开始设计这个班会课时,我就想着将这个班会课和我们语文作文时评“关注社会”这一环节结合起来,而且在德育方面,要引导学生明白:这个世界确实存在黑暗,但存在黑暗不代表没有光明。只要我们心存善念,拥有仁爱之心,就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

  所以在这节班会课上,我找了很多新闻素材,其中有体现社会黑暗的部分,更有体现人间大爱的事件。希望通过这些事件的对比,让他们明白,尽管这个世界存在黑暗,但还是好人居多。而这些素材,都需要学生主持人以当代高中生的身份来和同学们一起分析和探讨,所以,主持人的培训非常重要。但,不知是否是上天注定的,高一(3)班的郭霖、李一松同学,居然在我准备上课的前两天生病了,我很担忧,甚至有些沮丧,一个人叠了很多玫瑰花,想着送给他们,而这种情况下,主持人又得换了。变成了王嘉豪和吴雨桐这两位同学。

  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怎么培训他们呢?我们就在楼梯口,对着空旷的墙壁,一遍一遍地练习。我告诉他们,不需要紧张,因为,作为主持人本身,只要有气场,就可以在那样的场合站得住脚。我们只要吸收天地间的灵气,养出本身的浩然正气,在现场和整个会场的人气一起融合,就可以自如地发挥,而且,我们是宣扬“仁爱”,这本身就是浩然正气的表现。这两个主持人,因为信任支持我,都很认真准备。尽管在台上,他们只有五分钟的时间给同学讲述新闻,但他们为了这五分钟能达到完美,能让同学们感受到人间的大爱,炎热的夏夜,他们苦苦坚持下来了。

  人之初,性本善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的心中,都存有善念。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不是我们没想去改变,而很多时候,是没有人引导我们怎么去改变。只要有了方法,我们会尽力去尝试。

  在设计班会课的时候,我特意选了《西游降魔》的片段给学生欣赏作为导入。一方面是这节课没有什么活动可以让学生马上投入状态,只能通过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事物进入。而另一方面,影片中的陈玄奘用《儿歌三百首》降魔,刚好体现出我想传达的思想: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真善美,只要是真心付出爱,即使是妖怪也可以得到感化。

  在上课时,确实发现这个导入不错,学生很快进入状态,因为是借班上课,学生第一次见我,要和我达到融合,确实不容易,而这样的导入,学生很快也活跃起来了。而这也让我充满信心,接下来的课,我很自如地引导他们,因为,我始终都相信,只要我再投入点,他们心中的善念就可以被激发出来,而事实也如此。在探讨我们该如何处理社会上的一些问题时,学生都非常积极。他们甚至不再考虑是否愿意出手帮人的事情了,而是直接考虑如何帮助别人。

  爱的分享

  课堂上,我没有用的一个字是“教”。我始终用了另外一个词,叫“分享”。因为我觉得“仁爱”,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互相激发而引导出来的。所以,我们的仁爱课堂,都是在教学相长。

  我特意找了一些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最热门的“窨井盖”事件,拐卖儿童问题,列车行骗事件,甚至关于是否该给别人让座与群围观看打架的话题。我要学生探讨,假如自己亲身碰到那些事情,我们该如何处理。我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切实的事例中去体验,感悟:(1)勿以善小而不为。(2)如何选用最佳办法既能帮助别人,www.liushuye.com自己也不会受到伤害。

  学生们非常积极,他们很喜欢这样的探讨,因为这些事例,都在他们的身边真实发生过。“仁爱”一词,并不再虚空。孔子的“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们都懂了。

  我花了几个晚上折叠的爱的玫瑰花,就这样一朵一朵,赠送给了那些拥有最纯真善良的心的孩子,因为我知道,他们会把这些爱的玫瑰花再转送出去,让省实附中,甚至广州,中国,每个他们到过的地方,都有芬芳。

  文以载道

  他们,尽管才是高一的学生,但他们身上,其实已经具备另一种身份,他们是新一代的中国文人。而中国文人,自古以来,都肩负着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仁爱的体现。不需要我们特意去当志愿者,不需要我们到非洲去援教。我们只要关注我们的身边,关注周围发生的事,涉及到的人,用一颗诚挚的心,给予关注与关怀,这就是一种仁爱的体现。而作为知识份子,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是中唐韩愈提出的,道,原本是儒家的大道,但在当今,道其实可以体现为道德。文是一直形式,我们可以通过文章这样一直形式,将自己关注到的社会某些问题揭露出来,并且寻找一些解决的办法,体现自己的仁爱之心。这种关于仁爱方面的宣传,也是仁爱的一种具体行动体现。

  于是,我教会他们,拿起手中的笔,将看到的不公平事件,黑暗的事件体现出来;将看到的积极,阳光的一面展现出来,这都是一种仁爱,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的真实具体地体现。

  我始终相信,世界玫瑰的芬芳,就在这里,已经被那些纯真的心,默默地,埋下种子,有一天会发芽,会长出最美丽、最耀眼的花朵。它们的芬芳,会散发到世界每个角落。


: 客服

《“仁爱”主题班会总结:让爱之花散发永远的芬芳》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