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香港厨房14条优秀管理经验及七大差异

[类别:厨政管理] [更新:05-02 11:22:16] [浏览:6639 次]

进入香港厨房感触颇多,敬业的厨师、极强的成本意识、先进的管理理念、精湛的烹调技艺,让这个中西文明汇集之地散发着独特的味道,让我们领略到了香港厨房与内陆厨房之间的许多差异。

40岁厨师拼在一线,正常

香港肇顺河鲜店的厨房里就三台灶,三位师傅年龄都在40岁左右,但却每餐负责炒出200个餐位的菜,不仅上菜速度快,而且出品质量很稳定。在港厨看来,40岁炒锅很正常,60岁师傅不离灶也常见。

厨房工资差额小,人人有希望

香港厨师有行政总厨、主管级别、普通厨师和学徒之分,但每级之间的工资差额不算大。而内陆的行政总厨和学徒之间的薪水有时能差100倍。香港普通酒楼的行政总厨工资在港币17000-3万元,主管则约15000元,学徒约1万元,行政总厨和学徒之间差距多数连一倍都不到,微小的工资差别可以使员工抱有积极晋级的希望,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感恩+竞争,让港厨如此敬业

港厨敬业精神成为一种大氛围,每个人都很自觉、勤奋,假使你在偷懒,就易被淘汰。有人说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这种氛围,港厨待遇好,就业压力大,每个人都很珍惜这份工作。在制度面前,人人追求平等,你对老板承诺可以胜任这份工作,那么就要好好干,如果干不好,也请立马走人。无论如何,他们时刻微笑着工作,抱着感恩的心态工作。

真食材,烹出原滋味

来到香港,根本不用担心食材有假货问题,市场上只有优劣之分,绝无真假之分。但是在内陆买一包几块钱的淀粉都是假的,更不用说燕窝、虫草之类的了。

菜单不配图不设明档

翻开香港酒店里的菜单,密密麻麻全是字,没有一张菜品图片,即使有图片也都张贴在门口做宣传,不像内陆把菜单做成厚厚的一本精美相册。记者还发现一点,因为香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所以基本不设明档(而在内陆明档则是非常流行的视觉点菜模式),食客可通过宣传画和服务员的引导进行选择。香港酒店善用活页菜单,方便更换新菜品,降低印刷固定菜单的费用。

主力厨师饭点上班

香港厨师普遍年龄大,但是丝毫不影响工作效率,这要跟合理的作息安排有关。太兴茶餐厅将上班时间分成两波,一波是九点上班,占大多数人,提前做准备工作;另一波是饭点时刻上班,只适用于主力员工,例如头锅(行政总厨)、二锅、凉菜主管、砧板主管,他们可以十一点来,进入厨房不需做准备工作,直接出菜。这样师傅有了充足的休息时间,把力气用在最关键时刻。

海鲜也腌制,保证外形稳定

港厨擅长海鲜烹制,像虾、带子、贝壳类、鱿鱼,就算是十分新鲜,他们还是要拿枧水、苏打粉腌制,使食材的质地变得更爽口和美观。腌制后的海鲜有涩味,要用流水冲去;流失的味道则用调料补充。腌制后的海鲜除了爽口色鲜外,最大的好处就是加热后不澥身,外形稳定。

14条优秀厨房管理经验

记得有一天,加班到晚上11点了才收工,当我拖着疲备的身躯离开厨房时,厨师长还在检查厨房卫生,毫无倦意,要知道他比我们实习生还早上班1小时呢,让我顿生敬意。

爱岗敬业

香港人均GDP在亚洲排名前列,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非常高。在90年代经济蓬勃期,失业率一直在0.4%左右。绝大多数酒楼生意都非常好,可以用车水马龙、门庭若市来形容。每逢周末和公众假期,餐厅候位牌都要发二三百个!作为实习生,我们一天平均工作12小时,中午就餐时间只有半个小时,只有下午茶时间稍微清闲点儿。我记得当时自己才22岁,是身体最好的时期,但是繁重的体力劳动,仍让我叫苦不迭,更何况40多岁的厨房师傅?美丽华的翠亨村茶寮餐厅从早茶—午市—下午茶—晚饭—宵夜一直运转,厨房的师傅们个个精神抖擞,没有人因为客人来的晚吃饭抱怨,叫人由衷佩服。记得有一天,加班到晚上11点了才收工,当我拖着疲备的身躯离开厨房时,厨师长还在检查厨房卫生,毫无倦意,要知道他比我们实习生还早上班1小时呢,让我顿生敬意。

人尽其用

香港人力成本十分昂贵,在90年代的香港,作为楼面的服务员待遇月薪普遍在6000~8000元港币不等。高级管理人员就更高了,再加上店面租金十分昂贵,老板的压力非常大。所以“资本家”用人很狠,上班一开始所有人都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有时连喝口水的时间也没有,上厕所最多给5分钟时间。有一天我腹泻,在洗手间呆了10分钟,出来时,部长已经在外面看表催促我了。在这样情况下,是一人干两个甚至三个人的工作。比方说下午生意略微清淡点,就让厨房闲置人员去帮助楼面布置台面,传菜阿姨除了传菜还帮择菜、洗菜等等,真正做到人尽其用。

香港由于经济繁荣,失业率低,出现了劳动力紧缺的局面,再加上餐饮业劳动强度大,又是吃“青春饭”的行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所以一是从业人员年龄大大放宽,二是招募外地劳工,特别是大陆的人员。中餐酒楼厨房的厨工大多来自广东,传菜部的阿姨几乎都是四十左右的年纪,养殖海鲜的大伯都六十多岁了还在工作,由于香港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早,老人打工并不罕见。

无可挑剔的备餐工作

香港的酒楼有一套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无论是部门经理还是主管、领班、员工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酒楼员工按照岗位规范和程序进行操作,直至客人离店的各道环节,一环扣一环,客人能感受到规范周到、连贯完整的服务。香港饭店业餐饮生意相当火爆,无论是午餐还是晚餐,客人都是川流不息。我在香港最繁华的中环翠亨村茶寮工作时,真正体验到了香港的工作效率。每天中午,附近写字楼客人如潮水般涌入餐厅,不到半个小时,八百人的餐厅就座无虚席了。开餐时听见厨房里面此起彼伏、叮叮当当的炒锅声和呼呼的鼓风机声,如一曲令人激动的交响乐。最令人吃惊的是,上菜速度一点也不慢,因为厨房备餐工作做得非常充分,菜品大部分都是半成品或者加工过的。要知道这些中环地区写字楼租金那时是全球最贵的,来吃饭的客人不少都是千万、亿万身价的老板,对吃饭环境和食物非常挑剔,还要赶时间上班,还要求服务周到,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是餐厅投诉却不多。可见香港餐饮管理水平之高。

成本控制标准化

香港酒店业有一句行话:臭罂出臭草,靓米煮靓饭。货源质量好,才能制作出靓品,所以收货十分重要。香港酒楼的验货人员不徇私情,严格检查,若货客(港语,意为“供货商”)交货与标准不符或以假充真,马上拒绝收货及向上级反映,不会给货客混水摸鱼.

香港酒楼很早就实行了标准化,体现在厨房的精细操作上,砧板师傅都要按“配菜规格统一表”、“配菜份量统一表”工作。厨房的每道菜品都有标准菜谱,切配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按照标准称份量,严格配置主料和辅料。比如广东点心虾饺,饺皮透明,犹如一块白玉,味道鲜美,入口生津,会让人吃了还想吃。面点的大佬(师傅)介绍,这道细点的制作,馅心的多种原材料都要按比例上秤称均匀。从质量上、份量上严格按菜谱要求,馅心和饺皮都责任到人。蒸锅另有专人负责,蒸虾饺时,少蒸一分馅心嫌生,多蒸一分馅心嫌老。只有把每个操作环节的标准都掌握好,才是合格的产品。

出品一流,菜品更新快,重“诚信”

[1] [2]  下一页


《香港厨房14条优秀管理经验及七大差异》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