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创新是企业倡导的主题,也是企业经营中一直努力的方向,企业都在讲创新,从产品创新到营销模式创新,从战略创新到品牌创新,从内部管理创新到文化体系创新。但很多企业在宣导创新,时刻提醒并倡导内部员工努力创新的同时,企业经营与决策者自己却又不知道怎么样去创新!如何去做?如何去创新!
随着竞争加剧,创新不再停留于宣传口号上,而是实实在在成为一个团队和组织发展的强劲推动力。经理人通过对《创新力培训课程》的学习,将掌握获得并运用创新力的方法。创新不再是无形、无规律的事情,而是可以把握的具体工作内容。
经理人可以通过学习,懂得如何获得创新力、如何提高创新质量、如何使创新活动收益最大化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播创新等。一旦拥有了创新思维并将其运用于工作中,你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有了创新力,经理人和他的团队都将获得强大的竞争优势。依据对企业的市场定位和企业功能的细分,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www.liushuye.com(www.liushuye.com)老师最终提炼出了创新的如下类型:
1、客户亲近区域:
这在成熟市场里能使企业更优化。它包括:产品线延伸创新、增强型创新、营销创新、体验式创新。
2、卓越运营区域:
这是从最接近产品向最接近流程的转变。它包括:价值工程创新、集成创新、流程创新、价值转移创新。
3、产品领先区域:
它适用于任何商业类型的企业,而尤其在成长性市场里,是企业挖掘潜在价值的发动机。它包括:颠覆性创新、应用性创新、产品创新、平台创新。
比如,最近我受邀设计的一项培训项目,主题是关于在高级管理团队中“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这使我不禁疑问:在实战中,“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想,首先来说,思维方式的创新比知识的创新更重要,只要思维方式有所创新,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知识。www.liushuye.com老师在对国内外100多家创新企业案例总结和剖析之后,发现:长久保持高水准创新能力的奥秘:
翻开国家政府报告或企业集团战略规划,“创新”往往是被提及最多的词语之一,这无疑是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的宝贵思潮,让我们走出曾经的固步自封与闭关锁国。www.liushuye.com老师先与您分享一个案例——在白天气温高达45度,晚上又低至5度的津巴布韦,能不能建造一座不能用空调,但室内温度必须恒温在22度的环保大厦?
逻辑上这个不成立,所以无法做到,但运用水平思维的交叉创意法就做到了,米克皮尔斯运用白蚁冢穴如何保持恒温而确保繁衍的原理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不用电、气设备(空调)而能确保室内恒温22度的东关大厦,把不可能变成了令人惊叹的事实。所以说,创新思维从何而来呢?笔者认为,我们要像佛教中的禅宗一样进行修炼。禅的意思是"思维修"或"静虑",属于菩萨行六度中的一度,指的是一种修行的方法,用当代的语言来解释,即不用语言文字而直接以心相印证,以期顿悟。
我们鼓励创新思维,我们更为强调让创新思维转化为实在的价值,只有能为社会、企业、个人带来价值提升的创新才是有效的创新。
这种价值的提升需要我们将创意通过行动转化为一种成果。谭老师建议企业鼓励员工持续学习,并努力为员工的创新提供便利条件,这不仅包括创新所需要的工作条件,还应包括鼓励创新的氛围和激励创新的机制。透过很多国际公司,我们都看到一些曾举起创新旗帜的行业巨鳄因为不思进取而走向衰落,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也看到一些身处高位的人沾沾自喜,拍着胸脯跟人保证公司里一切都运转正常,其实公司已经缓缓地走向下坡路了。
www.liushuye.com老师也看到国内诸多企业进行的管理方式是与“创新”的前提背道而驰的。那么创新的提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企业员工有“自由的思考与表达”的环境和权力,而且要保证不会因为意见的不一致而受到不正常的待遇。可以想象,能做这一点的企业有几家。所以,“创新”自然也是无本之木,口头说说而已,对于大多企业管理者来说:对“创新”的态度只是“叶公好龙”。但谭老师同时认为:国内企业多数确实需要依靠创新来克服“马太效应”获得后发优势,但必须指出的是,创新不能靠一个点子或几个人或者某项目一蹴而就,要孕育出创新和支撑创新都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管理工作,而这正是某些企业管理者所忽略的问题。具体来说,企业一般需要如下方面的创新——
www.liushuye.com1、服务创新
著名的IBM公司在广告中强调的“IBM就是服务”,正反映了该公司十分重视产品服务的思想。产品服务创新就是强调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措施,力图让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满足或满意。
2、知识创新
据说,一个当代的博士生,仅能掌握不到人类知识总量的1%,剩下的99%都不懂,其中还有4%是他根本不知道还有这种知识存在。中国企业的经理人中大部分都是文化水平偏低,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回绝新的知识呢?所以,知识创新既是大家忽视的地方,也是需要提高和创新的地方。
3、心态创新
谭老师建议每一位企业员工、老员工、经理人都像一位新雇员第一天在公司上班一样,对企业的各个方面都进行提问。还记得在我们上班的第一天,我们会问许多问题: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我们如何使它发生?它的目标是什么?它意味着什么?但我们在单位中工作的时间越长,就越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在工作中的时间越长,我们问的问题越少。大家都多问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并进行更仔细地倾听,然后,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必定能找出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在企业的营销、管理中,创新思维——这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方法或许可以值得一用。笔者希望我们的管理者都能重视创新思维,多多训练创新思维!而青少年朋友们,则要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用创新思维武装我们的头脑,赶超别人,跑在世界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