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调查中的100家企业,发现:运作样板市场的产品占49%。但并非样板市场都获得极大成功,而其他一些产品招商书和招商广告中,居然也妄称样板市场赢利可观。
的确,行业中样板市场成功系数被无情放大的浮夸现象也很多,而经销商们也不是傻子,他会实地考察,住上十天半载的,什么破绽都会被识破!
招商中获得成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大造成功的样板市场更非一朝一日的事情,必须务实、务实再务实。样板市场成功了,那么企业招商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卖点陈旧,效果不佳
我们知道,不远万里,千里迢迢前来参加招商会的都是带着自己新产品,新力作有备而来的厂家、商家。
可是,3成以上产品没有新的卖点,或者老产品新包装,差别只在于价格、包装、商标的不同或者成分细微的改变而已。
由于没有新颖、真切卖点的产品差异化诉求,甚至面对产品在市场中更多、更激烈的竞争,而效果扩大化,因此,准经销商们望而却步,基本上不会考虑代理这样的产品。
所以,因缺乏自身的卖点和差异化诉求理论,没有实实在在的功效,招商产品难以吸引“伯乐们”的眼球,产品就会被无情的抛诸脑后。
www.liushuye.com淡旺不分,错过良机
招商企业在招商淡旺季的选择上要公私分明。
业内普遍存在这样的思想,无数不少的企业认为:产品好,招商不分淡旺季,所以一味忽略招商的时令、气候。
企业花费颇丰,不惜忍痛斥重金搞了一场大规模的招商会,经销商来了不少,可是签约订货率却很小,让老总白白放血、流汗。
究竟为什么?
我们团队发现:上述招商结局之所以不乐观,还是因为企业产品招商的时机没把握好。淡旺季营销因素影响很明显的产品,如适合庆佳节的产品就适合在节假日之前进行宣传。
专业不精,缺乏培训
招商团队是确保经销商与企业紧密联系,信息互动,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的桥梁和纽带,显得尤为重要。
经销商审视考察能否与企业进一步确立合作伙伴关系的窗口,也在招商团队中。因此,可以说,招商队伍素质的好坏、管理程度、层次关系的清晰度直接关系到招商效果的高下。
蓝哥智洋机构组结合历次招商策划的成功案例,分析得出:服务的企业客户招商大获全胜,都有一支训练有素,接受专业培训的招商团队。
回过头来看看,酒类企业行业的招商现状,虽然我们常强调招商人员的素质很关键,但目前仍然有高达3成以上的企业的招商团队,没有接受比较正规的招商培训,队伍素质不高。甚至可笑的是,很多企业往往是在招商前才临时招聘人员,或者干脆抽调业务人员、内勤人员充当招商人员。
更有甚者,企业的招商过程中,团队人员产品知识掌握不熟练,公关知识和技巧甚至于沟通没有技巧而言。因此,经销商再高的代理兴趣,碰到不知所云的招商团队的解答,也会被搞的焦头烂额,企业招商成功系数能高吗?
调查中,分析手头的数据,我们会发现,很多酒类企业因为将招商过程中的大大小小的细节忽略了,并且执行不到位,而无形中丧失了一部分准经销商,把他们需要关起门来,进一步和企业洽谈代理经销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给企业招商带来不可小视的损失。
让人痛心的是,还有些企业仍然还存在“传错资料”、“电错电话”的现象。执行不到位,甚至乱执行。
如此招商,怎么不让人觉得遗憾,试想这样的招商态度,驴年马月才能成功?不少找到我们蓝哥智洋的企业都是或多或少的犯了上述一个或几个错误导致招商的失败,不过庆幸的是他们及早的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找到我们,通过双方的强强合作,为他们指引了一条正确的招商之路。
纵观上述八点,我们可以看出,招商的成功与否涉及到多方面,关系到企业、产品、市场、策划、投入、执行力、市场环境等,招商工作的是企业整个营销活动的起点,接下来的工作更繁重,更具体,需要厂商、团队紧密的合作,共同维系品牌这棵树,使它根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