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领导者的境界

[类别:领导艺术] [更新:05-03 22:22:29] [浏览:6667 次]

    《道德经》第17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也,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其实就是几个人在玩过家家,一个是李耳,俗称老子;一个是孔丘,俗称孔子,还有一个墨翟,俗称墨子。很有意思的是,孔丘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商学院并首任院长,培养了七十二位博士,三千余硕士,也等于建立起了自己的人脉圈子,这些学生里,有企业家,有学者,有外交家,还有军事家,正是他们的颂扬和吹捧,才有了至圣先师的孔子香火不衰;而墨子,则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政党组织——墨党,这个党派有着高尚的信仰、严密的组织结构和严格的纪律,不但要宣誓为了墨党理念而奋斗终身,还要按时交党费,不管你做了多大的官。只有老子,孤身一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没有成立组织,也没有三五一伙相聚成群,只是在函谷关被关长尹喜半求半逼着写了5585个字的文章,可反而被众多精英哭着喊着追认为是自己的老大,真正的领袖。几千年过去了,墨家已经被雨打风吹去了,儒家也在沉浮几许,只有道家,依然悠哉游哉的被后人捧着,一会入世,一会出世,好不潇洒!

    由此看来,要论真正的领导学家,非老子莫属,最起码人家做到了。老子曾经在他的领导哲学里,把领导者按不同级别分为四类,并分别作了不同的论述,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四类领导者的境界,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太上,不知有之;

    最理想的领导者,人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短短的六个字,老子只是告诉我们最高明的领导者的外在表象——不知有之。

    为什么感觉不到?因为他无处不在——靠规律来管理着他的组织。这个规律就是“道”。当我们生存于大自然时,我们感觉不到人类赖以生存是靠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可当失去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时,我们才会发觉它们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如何构建这个重要的“道”,老子告诉了我们路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简而言之,就是向大自然学习。因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让人类身处其中,自然成长。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平衡的,有春就对应着秋,有夏就对应着冬。只有平衡才能够出现和谐的现象。和谐的根本就在于平衡,或者说彼此矛盾的制衡!

    企业家,这里指真正的企业家,而不是挂着企业家头衔的作坊主,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构建这个企业的“道”。

    这个企业是企业家创造的,那么这个企业在创业初期就是企业家人格的延伸,所以,这个企业构建什么样的“道”,就决定了企业内部的生态环境和外在的表征——即企业存在的价值,也决定了企业能够和谐多久——即生存多长时间;是否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能否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变革;等等。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家就是企业的上帝,他创造了这个世界,构建了这个企业生存的规律。这个规律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生存空间。这个规律越契合“自然之道”,企业的发展就越良性,也越长久。

    美国之所以在近300年迅速崛起并发展壮大,其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构建了正确的“道”。

在1787年美国建国初期的立宪会议上,美国的建国先贤们认为,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谁应该当总统?谁应该领导我们?谁是我们当中最聪明的人?谁是最好的国王?”而是“我们能够创建什么样的程序,是国家在我们死后仍然能拥有很多优秀的总统?我们希望建立哪一种长治久安的国家?要靠什么原则来建国?国家应该如何运作?我们应该制定什么指导方针和机制,以创造我们梦想的国家?”

    正是由于他们的这种远见卓识,才导致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美国的强盛和强大。这才是美国强大的根本——即构建这个国家健康成长的“道”。

www.liushuye.com

    而且这些建国者均不以功臣、能者自居,任期一满即自动卸甲归田,敢当平民。正好符合老子对最优秀领导者的定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为能,成就功业而不以功臣自居)。

    你是否具备了这样的胸怀和眼光?你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构建企业良性发展的“道”?你是否敢于舍得和退后而授权给更合适的人?

    其实,作为领导者,其所构建的“道”主要有三项:1、制定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并实施;2、正确战略的制定和监督实施;3、寻找合适的人充分而合理的授权。

    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一旦制定就没必要再进行频繁变动,只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坚持和贯彻的过程;正确战略的制定也是一个相对长期的工作。剩下的就是寻找合适的人进行充分的授权。

    好的领导者,总是不断去寻找、挖掘和发现优秀的人才,并能够根据其能力的高下将其放在合适的位置,发挥了他的作用的同时还能有相匹配的奖惩制度来保障授权的风险。这样,作为领导者,就可以抽出大量的时间去思考重大问题,会见战略合作伙伴了。这样的领导者,在企业员工的眼中,属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类型,只有在重大场合才会出面,平时是见不到的。

    你是这样的领导者吗?

    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次一等的领导者,人们爱戴他、称赞他;再次一等的领导者,人们害怕他;最次的领导者,人们蔑视他。

    当年刘邦和项羽都看到秦始皇巡视天下的威风,项羽脱口而出:“我能够取代他!”,而刘邦看的眼珠子都圆了,不自禁的说到:“大丈夫就应该这个样子啊!”。这就是他们最朴实的价值观,也导致了他们作为两个领导者的不同结局——项羽乌江自刎,刘邦成就霸业。

    在项羽看来,他追求的目标就是“我能怎么样”——我取代始皇嬴政,享受他的威风。所以,项羽的最大失败就是始终在“小我”的圈子里打转,放走韩信,气死范增,儿女情长;而刘邦追求的目标则是一种生活方式——大丈夫,就应该如此的生活,如此的精彩。所以,他建立了一个以萧何、韩信、张良为成员的团队,这些人都想成为大丈夫,活的精彩,胜利自然是属于项羽的。

    刘邦入关,约法三章,关中父老皆称其善,亲而誉之。项羽入关,火烧阿房宫,三月烟雾不绝,关中父老皆称其恶,畏之侮之。

    当然,亲而誉之与畏之侮之的尺度很难把握。

春秋时期让郑国成就霸主地位的一位叫子产的政治家对这几种尺度的把握非常到位:

    他从政的第一年,老百姓怨恨他,恨不得想杀了他;可从政到第三年的时候,老百姓都在担心,万一子产死了,谁能保障他们的利益。当子产病危时,他对继任者说:“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够以宽大来使百姓服从,德行次一等的人不如采取严厉的政策。你看火很猛烈,百姓看见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水很柔弱,人们因亲近喜欢而轻视它,所以,很多人死在水里。因‘宽柔很难。’”子产死后,继任者不忍心严厉,而施行宽柔,结果,郑国强盗很多,继任者很后悔没听子产的忠告,于是开始严厉的镇压,郑国治安明显好转。

    亲也罢,畏也罢,这都是表象,关键在于作为领导者的你,所构建的“道”希望达到什么效果才是最主要的。你必须根据你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道”。每个人的“道”都不同,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1] [2]  下一页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