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计划提要: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自由表达,大胆放手,不要怕不合规矩,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在老师看来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
来自 简历区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经过二年级两个学期和三年级第一学期的习作训练,相信学生的写话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对于写作不会感觉陌生。三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大转折点。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在作文习作中,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生活阅历浅薄,阅读面和知识面较为狭窄,能写出佳篇的高手不很多,主要表现在:题材不够新颖,对火热的生活熟视无睹;课外阅读中接触的好词佳句不能灵活运用;内容空洞;字迹不够美观;写完了不能主动检查修改。每当我看着一篇篇枯燥无味、千篇一律、生拼硬凑的文字,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觉。学生毕竟年龄幼小,令人不知所云。可见,语文习作教学既有一定基础,也有不小的阻力,任务依然艰巨,仍需不断努力。因此制定如下计划:
(一) 习作安排
1看图写话
2写一位同学
3我发现……
4记一件事
5看图写话
6学写日记
7保护环境写看法
8家乡的景物
(二)练笔(安排如下)
1观察长城或者京杭大运河写一段话
2仿照《庐山的云雾》写一处景
3发挥想象,写一段我和雪儿告别时的对话
4记忆中的趣事
5小骆驼又见到小红马会说什么?
6端午节版稿
7《狼和鹿》读后感
8制作恐龙名片
9你想对大海说什么
10《剪枝的学问》读后感
二、分析习作安排
个别题目己拟定,学生把想写的写下来,有题目行。计划中安排了两次看图作文,学生根据想象发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就是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细心观察,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对想象的合理的要求不必提过高。要求教师在讲评时,注意表扬想象合理的,对不太合理的做正面引导,不要批评。
三、教学措施
1、上好语文课,重视“读写长线结合”。在语文课的教学中,不仅仅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词成段成篇的方法。
2、抓好随文小练笔,重视“读写短线结合”。根据课文特点,选择适当角度,精心设计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一方面不断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备和材料积累,一方面不失时机地进行局部仿写练习,让学生更好地“读”中学“写”,以利于其习作水平日有寸进,不断提高。
3、上好指导课,帮助学生迈好第一步。每次指导课前认真研读教材例文,创设孩子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教会大家从日常生活中选材,争取让作文指导课充满欢声笑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感悟习作技法,提升表达本领。
4、提倡认真修改,养成良好习惯。三年级习作不同于低段写话,教师指导,学生口述后,同学们要先打作文草稿,自改第一遍,同位再互改第二遍。持之以恒养成好习惯,保持作文簿面整洁,也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5、准备习作发表园地。充分利用发表激励机制,让孩子们都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6、充分利用图书角。让课外阅读成为习作的源泉。选派两名细心的女生担任图书管理员。号召同学们也踊跃捐书捐报,并动员大家利用课间、午间,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建设书香班级。希望通过阅览经典的儿童读物及优秀的少儿报刊,储备丰富的语言“家底”,更好地为习作服务,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习作素材和写作灵感不竭的源泉。
四、注意事项
1、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
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自由表达,大胆放手,不要怕不合规矩,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在老师看来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该鼓励。在教学中可以更放开一些,对教材的安排可以更灵活地处理,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有更适合学生练习表达的内容范围,完全可以修改教材里习作的安排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注意好的作品对习作的引导作用。教材中不少地方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把它们割裂开来。
3、本册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这是重要的再现生活的能力。在指导时要重视一点: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能够把看到的事物写得像,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大话、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