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中学20xx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提要:这里面的知识点多,但主要是要求学生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也就是要求学生能正确书写实用语言文字,掌握识记诗文名句,能理解并运用词语
www.liushuye.comZ中学20xx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
重基础,以点带面 重方法,精讲实练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中考中能考出好成绩,我们仔细分析试卷情况和学生情况以及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二、现状分析
仔细分析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隐忧重重。积累和运用题丢分较多,基础不牢固,文言文阅读(尽管是课内文言文)得全分的学生也很少,短文阅读学生答题的技巧和精密度还有待提高,作文问题也很大,学生根据材料要求立意作文的方法还没有掌握,三类作文占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
三、时间安排
三月下旬至一模:进行“面”的铺开复习,梳理知识点,使学生对考点心中有数,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点的复习。
四、基本原则:前20分题重反复、重反馈、重落实;后100分题重方法、重训练、重面辅
五、复习安排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这里面的知识点多,但主要是要求学生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也就是要求学生能正确书写实用语言文字,掌握识记诗文名句,能理解并运用词语、能发现并修改病句,提出问题并解决,能对文段或者图表信息进行概括、分析、综合等等。对于这部分知识点的复习我们具体做法是:
1、明确重点:综合性学习、改错题是我们学生丢分较多的题型,我们把它们定为复习的重点,同时我们也把这类题型作为“临界生治跛”和保证一次性合格率的突破口,少丢或不丢应得之分。
2、分工协作:各知识点题型的收集和编印由全语文组的教师分别负责,发挥团队的力量。
3、注重落实:落实时间主要利用早自习、中自习和面辅时间,做过的题型要过关,字词和名句要加强背诵检查和考察,适当进行专题训练。
二)、阅读训练
1、记叙文阅读
通过对中考题及有关信息研究发现:中考现代文阅读多为有文学气息和思想内涵丰富的美文,题材丰富,意蕴深刻,强调整体感悟。我们准备在复习时精心选取阅读材料,主要选取“文质兼美”的文章;精心设计问题,着重设文意把握、要点概括、词句理解、内容探究、作品感受方面的题目,因考查难度加大,所以我们更注重方法指导,在指导学生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总结有关规律性的知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和误区。
2、说明文阅读: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有关说明文的基础知识,包括说明的对象及特点,说明的语言及作用,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的条理等等。重点以筛选信息与要点概括,词句理解,整合信息与文意把握这三个考点为进行指导和训练。
3、议论文阅读:学生熟练掌握有关议论文的基础知识,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的语言,论证方法及作用。
4、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难点主要在于对文章的字句理解,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因而要注重字词的积累,在字词的积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
首先,整理课内外一些常见常用的文言实词,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词语,为学生准备一份背诵积累的资料,也便于检查落实。
其次,适当进行文言句子的翻译技巧的指点和训练。
最后,对初三课内文言文,应注重对文章整体把握和重点字词的落实,并向课外延伸,由易到难进行课外文言文训练。
三)、作文训练
我们在这一阶段主要让学会分析、利用材料写作(包括利用材料拟题、立意甚至结构文章),会写夹叙夹议的文章,同时让学生养成写作文的好习惯。(特别是“完篇”和书写规范)
1、这一阶段,进行4—6篇作文的写作训练。这4—6篇作文的训练目的是:强调养成写作文的好习惯,强调立意不脱离材料要求,强调取材和构思方法,强调扣题写作。为了让学生作文相对充实,有话可写,我们将指导学生如何选材:(1)材料来源于书本(2)材料来源于作文材料(3)材料来源于自己生活实际(4)材料来源于自然、社会等
2、在一模前,进行3个左右作文题的“构思训练”。每个题目都要指导学生拟定较为详细的写作提纲。注意拟题要来源于材料,有针对性,要做到每位同学都能写。
3、考前训练
(1)训练以自编资料为主。
(2)精选部分贴近中考要求的试题,组成2套专题练习,进行适应性训练。
(3)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六、复习重点
1、综合性学习答题思路、方法的训练
2、阅读题答题思路、方法的指导、训练
3、作文训练、指导
七、复习方法
1、精心准备、提高课堂饱和度,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2、做好“临界生”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目前已和所有“临界生”谈话并开辟专门场地对他们进行检查指导和落实)
3、加大训练量,多面辅、多反馈、多落实、多跟踪,确保实现目标。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反思的习惯和整理错题集的习惯等。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第一周 《曹刿论战》
1、理解一些重点文实词的含义、说出课文大意。
2、能分析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