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精细化加薪操作

[类别:薪酬福利] [更新:05-02 11:16:45] [浏览:6360 次]

    一、CPI、跳槽和加薪

    这个年末、年初,让老板们揪心的一个事情就是随着CPI的持续上涨、年底年初跳槽高潮的到来,各公司员工都在期待着新一轮加薪。尤其是在上广北这些一线城市,房价、租金以及粮食、蔬菜价格一律齐涨,生活成本持续上升,这些都拨动着员工敏感的神经。

    多重压力之下,不加薪就跳槽,在很多员工看来再是正常不过的,而在我所接触的一些老板看来,在当前的情形下员工加薪要求也基本合理。

    因此,常见的情况是,如果企业在此时不拿出一个可行的加薪计划,就将面临的员工离职增加、队伍不稳、士气不振的问题;而如果加薪操作不当,还可能造成新的不平衡、或者也达不到与其效果,多花钱反而还得不到好结果。这一问题,对于中小企业尤为严重。

    二、是否应当加薪

    当然,如果企业经营良好、发展迅速,那么任何问题都不是大问题,任何问题都可以在发展中得以解决;这些企业一般也都会在年底拿出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年终奖和加薪。

    问题是,对于大多数发展平平、且处于竞争激烈行业的企业而言,加薪似乎就显得比较难。HR必须要拿捏好这个度,必须首先在是否加薪问题上作出一个判断。一般来说,如下几个方面是是否加薪的重要指标:

    1、市场定位

    将企业各关键岗位薪酬水平与市场薪酬水平进行比较,确定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如果企业显著低于市场水平,那么则需要加薪。当然,如果企业在人员素质方面较竞争对手而言较低,那么则可以适当确定合理定位,这对于大量中小企业则是非常常见的。

    2、员工情绪

    员工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员工不满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出来,比如常见的的迟到、懈怠以及一些消极的语言等等——而如果某些员工在年初经常性请假,则可能已经在求职上付诸行动。管理者在这时应当有一定的敏感性,而人力资源部门则应当注意和各部门经理进行沟通,随时了解员工情绪。

    3、员工流失

    员工流失是最典型的状况了,尤其是企业最宝贝的核心员工,突然向部门经理提出辞职。这种情况具有一种传染效应,会迅速在员工中产生影响,虽然员工可能并不会相互议论,但那种感觉是心照不宣的。

    如果企业薪酬低于市场水平、员工情绪不稳、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出现流失,那么加薪恐怕就不是加不加的问题,而是加多少的问题了。

    4、混合加薪策略

    当然,加薪也并非唯一选择,因为加薪会造成薪酬刚性上涨,所有有些人会建议采用年终奖等其他加薪方式。在这里要澄清的是,过度强调奖金方式,可能给员工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因为员工会认为企业在拿并不存在的大饼“忽悠”大家;因此在工资绝对上涨趋势下,直接加薪也是必要的。当然,企业可以在加薪构成上采取混合方式,将加薪总额在年终奖、绩效工资等与绩效挂钩部分以及固定部分中合理划分。

    三、加薪操作

    1、加薪总额测算

    加薪,首先要做的不是针对单个员工确定加薪额度,而是要从总体上确定公司加薪总额,换句话说,要确定加薪的总盘子,再去做分配。确定加薪总额,实际上就是确定了企业为加薪能够付出的成本增加上限,这样也就兼顾到加薪效果与企业成本控制之间的平衡;否则,如果从只针对员工个体确定加薪额度,可能的问题是在无上限的控制的情况下,企业会付出过高的加薪成本;也可能各部门缺乏一个基本指导,无所适从,或者提出很高的加薪要求得不到满足,更为麻烦。

    确定加薪总额,实际上带有一定的重新核定企业薪酬总额的意味。核定薪酬总额,合理的做法是确定薪酬总额占企业总销售额或者企业净产值的一定比例(前者称为薪酬总额比率、后者称为劳动分配率)。根据企业历年指标情况、行业一般水平以及本年度销售额等指标,就可以核算出加薪上限来。当然,在加薪情况下,薪酬总额比率、劳动分配率必然提高。

1 2 3 下一页


《精细化加薪操作》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