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哈佛案例:授权还是收权

[类别:HR实战] [更新:05-02 11:22:58] [浏览:6590 次]

    就在昨天,公关部的胡蔓居然说:“如果事无巨细都有人盯着我的话,我很难放开手脚发挥自己的能力。”哼,放开手脚?是啊,以前公司里的每个人做起事来拳脚倒是施展得很开,可是这样的话,建达能经得起几年的折腾?再说了,真正有能力的人还会要有人盯着?

www.liushuye.com

    想到这里,史峰抿了抿嘴,才发现自己口有些干了。喝了口水,史峰打开电脑,准备看看电子邮件。已经4点了,看完电子邮件该带儿子出去活动活动。

    一打开邮箱,史峰就看见了许信华发来的邮件。标题是“请史总慎重处理高飞事件”,邮件的最后是许信华和丁衡远两个人的签名。

    事实上,史峰不是不知道高飞的名声。要开除这样一个明星员工,史峰也曾犹豫过。可是,要是不处理他,自己当初制订的公司制度,以后还怎么执行?

    正想着,手机响了,电话那头是许信华的声音:“史总,我和衡远的邮件收到了吗?我们的意见你也看见了。我还想跟你说一声,衡远的意思是……如果你坚持要开除高飞,他恐怕也要请辞。”

    “什么?衡远这样说的?”史峰有些气急,嗓门不由得高了上去。许信华的口气倒是很平静:“嗯,我也劝了他,不过,他好像很坚决。”

    “知道了,谢谢你。”

    史峰觉得手里沉甸甸的,仿佛拿的不是电话,而是千斤重的石头。

    这时,儿子拿着他自己的一件小外套走到史峰身边,轻声地问:“爸爸,等一会儿我穿这件衣服出去好吗?”看着儿子怯生生的眼神,史峰的心里突然涌起一阵莫名的心酸。

    (HBR案例以常见的管理困境为主题,根据商业场景虚构创作,公司和人物也是虚构的)

    要不要开除高飞,史峰应该怎么办?

    “问题在于建达现有的系统是否科学、完善,管理流程是否适合公司目前的实力。”

    冼明——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化工事业总部总经理

    这个案例和授权有关,但又不是一个简单的授权问题。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即使建达目前的管理流程给了丁衡远和高飞调价5.5%的权限,他们未来还是可能遇到6%或者7%的问题,所以问题在于建达现有的系统是否科学、完善,管理流程是否适合公司目前的实力。如果公司能力和客观管理要求有很大的差距,“高飞现象”就会不断出现。

    案例中,建达要求各销售分公司“毛利率必须达到销售额的25%,税前利润达到销售额的10%”。如果建达有一套科学的管理系统,公司在宣布这些指标之前,一定首先明确了公司的财务指标、销售人员在各个市场的配备(依照人员的销售能力来计算而不是简单地用人数来计算)、中台支持人员以及后台财务等职能人员的配备等等。这之后,才是对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分析,进而得出公司的运营战略和具体行动计划。

    如果建达的预算是科学的,销售人员就确实应该在公司规定的权限内操作,那么就应该按照公司规定严肃处理高飞。表面上一个很漂亮的2,000万大单,很有可能会毁掉公司的财务基础。在公司运作良好的前提下,一旦高飞在销售中发现公司的系统和市场需求不匹配,就应该及时将问题带回公司,以便公司的决策层及时研究是否可以改进系统。

    但是,从案例看起来,建达的管理并不是上面所说的科学管理,而是“两头粗放”:销售一方按照自己的市场感觉,很少考虑公司整体资源配置的要求;而管理一方,也就是史峰,则靠自己的“过细管理”来实现他的管理目的。史峰的事无巨细从其对儿子的管教一直延伸到了办公室。史峰的过细管理是公司没有建立科学管理系统的具体体现;高飞在外违反规定,也是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就没有什么不可以突破的管理界限。因此,“高飞事件”告示公司的,不仅仅是要开除一个员工的问题,而是重整公司流程、重建科学管理系统的问题。

    一个公司有竞争力,是因为其强大的管理“系统”和能够充分发挥系统作用、不断改进系统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人”。要强调的是,“人”的作用是完善系统,和竞争对手比拼的不是单个的人,而是公司的系统。

    要解决建达的现实问题,我建议史峰首先要承认公司系统不够完备,并且应该利用“高飞事件”这个机会彻底改进系统。建达应该立即明确管理细节,并将这些细节落实到相关部门或者程序中,而不是让史峰一个人做“监工”。老总的任务应该更多在公司战略和人力资源层面。管理公司的,应该是通过创新和经验提炼出来的系统。

www.liushuye.com

    我坚信:现代企业制度不仅体现在公司的董事会,更应该体现在公司的整个管理脉络中。

要根本解决授权的问题,必须不断完善“人+系统”。

    “高飞事件真正应该引起建达警戒的,是公司职务代理人制度的缺失。当然,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管理控制体系的缺失。”

    洪宜幸——明基全球副总裁,明基逐鹿软件总经理

    案例中的建达俨然是过细管理的化身,史峰的个人权力过度地显现在企业的各个管理环节中,成为企业的发展瓶颈。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建达缺失一套有效的管理控制体系。这种缺失,几乎无所不在。

    首先,高飞之所以会在竞标时擅自做出超越权限的决定,最根本的原因不是为了抢功,而是公司的授权空间弹性很小。公司明明有紧急事务,但老总不在就不能做决策,这显然不是优秀的管理系统的体现。

    所以,就算高飞有过,过也不至开除。高飞事件真正应该引起建达警戒的,是公司必须设置职务代理人制度。老总不在,找代理人,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当然,职务代理人制度的缺失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管理控制体系的缺失。

    其次,管理控制体系的缺失还体现在建达的管理流程不够标准化。从案例看来,建达的授权标准只有书面文件,而没有相应的工具来控制授权的实施,这种情况下的授权文件无非就是一纸空文。

    所以,建达现在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把管理流程标准化,并利用信息化工具来固化流程。如果建达拥有一个流程工具软件——工作流软件,我们相信情况会有大的改观。

    比方说,案例中,公司管理层紧紧盯住每一笔订单,去关心单笔订单的销售额、利润率,这样做极大地缩小了基层经理的决策权,剥夺了他们因势而动的职业判断力和工作积极性。有了这个工作流软件,管理层就可以把关注的重点从单笔订单转向对销售总量的控制。让销售人员依据自己的判断力,差异化地处理订单,实现公司利润的最大化。与此同时,管理层也可以通过工作流软件从全局把握公司整体销售额和利润率,对基层经理进行有效控制。

    再次,建达“一抓就死,一松就散”的矛盾在于公司没有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而这也是公司缺失有效的管理控制体系的体现。建达还是传统的直线式组织,这种组织结构,做销售的前端和做技术管理的后端往往是两个对立的方阵。

    要解决这对矛盾,建达应该建立矩阵式组织。尤其是运作大单时,建达应该增设产品经理制。产品经理必须是一个内外全才,他必须了解市场、销售、客户,同时对公司的研发也要了解。产品经理跨市场、技术——前端了解客户要求,后端对公司内部也了解。所以,他的权限很大。

    矩阵式组织建立起来以后,既可以有效控制风险,防止销售部门胡乱压价;也可保障前端接的单子在研发上是可执行的。同时,矩阵式组织还可以加速前端的决策流程,因为产品经理可以把前端信息及时反馈到后端。

    比如在明基,我们最近接了太平洋保险的一个专案。在签单前,我们实行产品经理负责制,他既要负责销售,也要负责研发;签单后,我们有一个专案经理,他既关注客户需求,也随时和后端研发技术部门保持沟通,起到了桥梁作用。这样的一个矩阵式组织保证了我们整个管理流程的畅通。

上一页  [1] [2] [3] 


《哈佛案例:授权还是收权》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