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论培训师的培训过程

[类别:培训发展] [更新:05-02 11:27:07] [浏览:6498 次]

    一、明白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谈到培训过程,就不得不先谈到学员的“学习过程”。

    培训师只有先把握、了解了学员的“学习过程”,才能更好的把“培训过程”做的完美。

    那么,学习者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呢?

    其实,学员的学习过程是一种“验证、解疑、升华”的过程。

    验证什么呢?验证自己已有的技能或经验。

    解疑什么呢?解疑自己现存的困惑或矛盾。

    升华什么呢?升华自己技能或经验的不足。

    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被满足这三个方面的需求,那这次培训过程就很难得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从自己身边的事情思索一下,什么样的东西或者事物才最容易被认可或者被创新呢?

    显然,一个在自己脑电图中存在印象点的事物才容易被刺激起来,才容易产生记忆和联想。

    学习亦是如此!

    学员往往容易根据自己的经验,并沿着经验被验证的过程,出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经验。

    所以,培训师在培训的过程中,其实是一种与学员经验或技能交流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碰撞,成长学习者的技能。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开创“导演式”培训的初衷。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不可能是讲师一人导演全剧,必须让学习者亦能充当起导演的角色。正真达到“导演亦演员,演员亦导演”的目的。

    学习者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经验被验证,困惑被解疑,不足被弥补,他们才正真能被刺激起来,学习才能正真达到实效之处。否则,讲师就很容易陷入一种“单方面意愿”的误区之中。

    二、了解学习者的三种心态

    在培训过程中,讲师往往面对形形色色的学员,这些学员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心态和目的聚集在这培训课堂上。

    这个时候,对于讲师来说,要做的关键事情是什么呢?

    那就是,把这些不同心态的学习者,调频到一个频道上来。

    如果,讲师不能把这些心态的学习者,步调调成共振,整个培训过程或者培训效果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可想而知,即使讲师的授课技能很高明,也只是通过“旁门左道”达成课堂效果的“精彩绝伦”,但最终的培训效果可能会差强人意。

    我们先来看看学习者的心态。其实,学习者的心态,无非以下三种。

    1、带着求知取经的学习心态。

    这类学习者,怀揣着“空杯”开放的心态,只要讲师的有“真功夫”,能够讲到他们的需求点上还是很容易产生良好的培训效果的。

    2、带着批判思想的抵触心态。

    这类学习者往往是“道高一尺”,比较难以对付,若讲师不能“魔高一丈”,或者讲些“歪理学说”或者搞些“旁门左道”的花絮,更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3、带着毫无目的的应付心态。

    这类学习者往往是不喜欢学习提升自我的一类人,学习对他们来说往往是被逼迫的苦差事,但不排除他们还是有一定经验或技能的。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仅在思想上容易走神,而且在行为上也容易走神。

    那么,我们培训师在培训过程中如何调整这些学习者的心态呢?

    大家知道,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一系列的问题组合而成,而问题就是潜伏在各个培训学员意识中的“调节剂”,就是调整学习者心态的砝码。

    但是,一些培训师把培训过程看的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认为培训就是把自己的知识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给学员而已。

    由于许多培训固于坚守自己的尊严和风格,采取自己独有的表达方式,因而不可避免的容易疏忽学习者的感受,更无法把握学习者的心态。

    看到许多培训师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最喜欢让学员按照自己的设计和规定与培训师达成互动和相互问侯,而不去考虑学员是否愿意接受。

    如:讲师讲:“同学们好”。学员必须按照要求,齐声回应“好,很好,非常好”。如果声音不够大,或者不够齐,还要求学员重复好几次,殊不知许多学员都是无奈的“跟随着培训师走场”。

1 2 下一页


《论培训师的培训过程》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