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工作第4年,破茧成蝶

[类别:职业生涯] [更新:05-02 11:16:45] [浏览:6241 次]

  工作4年,再也不会有人因为你还年轻,还是新人而允许你犯错。而你,需要在“资深”和“被资深”之间做出选择。

  工作4 年后,虽然偶尔可能还会恍惚觉得自己好像昨天才刚刚踏入职场。但是,身边越来越年轻的面孔和老板对你越来越高的期望,都在不断地提醒着你:你应该是一个资深人士!

  可是,心底为什么还总有那么一点点不自信?虽然比起新人,我们在经验和方法上都有明显优势,但是和团队的同龄人比,自己好像却并没有那么不可替代。那么,如何让自己真正脱颖而出?

  价值的实现,不仅仅是做事。更是让别人知道你的价值。光埋头苦干肯定不行,而靠嘴巴更不可靠。那么如何又要既低调不张扬地,既把事情做好了,又让领导同事认可你的能力呢?

  资深人士在团队中到底应该有怎么样的表现?在团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方法:在团队中,要如何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出镜专家:Chloe Shou 寿辰

  Antal 国际(中国)航空航天首席顾问

  徐伟 某国有通信电子公司办公室职员

  故事1:撕得破脸,才闯得出头

  作为一个男人,在一家男性占大多数的公司里为唯一的一个女性占大多数的部门工作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由于整个公司太过浓烈的“荷尔蒙”氛围,其他部门的同事会觉得,你一男人干那么女性的工作,定是没啥能力、混饭的。而部门的女同事则会觉得,既然作为稀有劳动力,那么比较麻烦,费时费力的活都交给你来做好了,毕竟其他同事,不是刚毕业的姑娘,就是孩儿他妈,都得照顾着点。

  这样一来,我开始工作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沦为“纯苦力”:报表整理核对、办公室耗材登记管理、公司文档整理分类..基本都是这样低技术含量工作,而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工作,是因为这个岗位会负责“公司内部企业文化建设”、“内部员工培训”等。最开始,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以为是做新人的必经阶段,所以只要是同事分配给我的工作,我都乐呵呵地去完成,哪怕部门同事全都下班了,我自己加班也要做好。

  渐渐地,我就发现,可能是我太好说话了,同事们开始扔给我很多根本就不该是我分内的工作,经常是一句“小徐,这个文件麻烦帮忙看看,走下流程呗,谢谢你呀”,不管我是不是正在忙自己的事,东西就拿过来了。那段时间我就是一个标准的“便利贴男”,郁闷却抹不开面子,找不到解决办法。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工作后1 年半左右的时候,公司要开展内部员工活动项目,希望做出新意,项目由我们部门负责。当时同事们就提出体育竞赛,简单又好操作,部门老大不置可否,只是让大家分头回去再想想拿出个具体方案。

  那会儿相亲节目正是最火爆的时候,于是我就想有没有可能把整个项目做成相亲联谊性质:公司内部请专家做针对“理工宅”的礼仪和恋爱辅导课程,再找到女生多的公司做联谊活动。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我坚决拒绝了同事扔来的无关工作,除了本职工作,就是查资料、找资源,做活动计划。3 天后,我给领导提交的方案不仅包括了项目的规划,还确认了一些重要资源,比如礼仪专家可以请谁,怎么请到;联谊的公司可以找哪几家,对方的意向等,而且预算已经初步做出。

  最后,领导果然在一堆大同小异的体育比赛方案中,选中了我的策划方案,并点名要求让我全程跟踪负责这个项目。随后这个项目也让我在公司大大小小的领导跟前露了一脸,让他们觉得“小徐还蛮有想法”。于是接下来又陆续有机会做了不少项目,工作也渐渐往我预计的方向前进。在部门同事眼里,我也成为“专业型选手”,她们遇到专业问题的时候大都会来找我帮忙,在我看来,这些就算是公司和同事对我“资深”的肯定吧,至于薪水福利上的提升,那是对“资深”的应有回报。

  专家支招

  Chloe: 刚加入一个新公司,一切环境都是陌生的,尽快熟悉公司的员工手册和各项规章制度是重点。首先要避免行差踏错,才有可能通过努力成为冉冉上升的新星。如果已经加入公司一段时间了,就要尽快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和目标要求,最好也能了解到如果想要升职,下一个职级要求,此外要多多关注身边的同事的升迁奖励,看看是否有可以借鉴学习的蛛丝马迹。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接下来,就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了。想要在团队中脱颖而出,以下几点可以作为修行的重点:

  1个人业绩的实现。刚加入公司时工作态度最重要,可是时间久了,光有好的态度,就不足以让你抵抗住老板各种期待好业绩的目光了。在自身的领域持续不断地学习,总结好的方式方法,并且持之以恒地完成个人的业绩目标才是硬道理。2自身团队的凝合效力。面对持续不断的个人业绩目标的提升,想要单兵作战并且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是听上去,还是做起来都非常困难。在团队中,集大家所长,补彼此之短,创造1+12 的整体价值,才是现代企业中建立团队小组的真正意义。那么,如何和同事们建立起信任有效的人际关系呢?必须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比如发现了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好用的工具或实用的方法可以时不时地和同事们分享一下,大家在一起讨论讨论,教学相长。能够积极开动脑筋,善于总结方法,乐于帮助他人,有了这样的好同事,谁不愿意走得近些多交流些?

  3跨界合作再图创新。如果前两项你已经做得非常得心应手,那么这第三项应该就是个推而广之再接再厉的工作了。一个巨大的组织机构庞杂,如果你永远都只了解自己领域的那点事情,眼界狭窄,那对你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要了解一个庞大机器如何运转,就必须一一了解其子系统,再在心中做一次总装集成。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午餐时间,尝试和不同的团队小组坐在一起交流心得多听多想多多借鉴别人的想法和成功经验。对于一个公司的多侧面性了解得越深,越容易在和老板交流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长此以往,得到赏识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

  作为一个团队中的资深人士,很多刚进公司的新人都会暗中和你做比较,所以在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完成业绩方面都要起着身先士卒的榜样作用。要注意戒骄戒躁、宠辱不惊、谨言慎行,最好不要卷入无端到公司人非议的流言蜚语中,但同时也不能闭门造车,要和同事们保持一个良好和谐的沟通渠道,以期在各种变化中能及早掌握一些公司的最新动态,为自己做出反应争取一些先机。当老板开始给你一些职责外的工作,带你出席一些重要的会议,并且开始讨论一些长远规划的时候,要注意—这可能就是升职的信号。

  路径:升职是体现价值的唯一途径吗?

  秒针走的圈数最多,可是看时间的人却总是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最为“劳累”的秒针却被忽略了。职场上是不是也是这样的道理呢?如果不升职,我们劳动只能永远被埋没吗?

  Lei 软件公司 高级软件工程师故事2:做不被忽略的秒针

  在中国,关于程序员是不是青春饭的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显然,我这种不喜欢说话的人是不适合管理或者销售的。在我还没有毕业的时候,我就看资料说国外的软件公司程序员有自己的技术晋升道路,当时中国的媒体在报道国内的软件公司正在向这方面转变。但事实上,从开始求职到工作几年间在专业技术论坛上的同行交流的情况来看,在中国,真正为程序员搭建好的技术晋升道路的公司。基本只有那些顶级软件公司,而这样的公司,并不是每一个程序员都有机会。

  所以,去年末,我们部门经理职位出现空缺并内部竞聘时,要不要去争取这个机会让我无比煎熬。工作了近4 年时间,在技术方面,部门总监对我很认可,对我也一直提携有加,而且如果去争取那个职位,各方面的综合条件我也占优势。可是我真的不确定自己就适合做那样的职位:由于需要和各业务部门对接产品需求,据我观察,除了对沟通能力本身的要求,还需要能够处事得当。比如说,业务部门提出了不合理需求,你要如何说服他们,最后达成一致?同时有两个业务部门都有非常着急的需求,你如何协调..这些,我觉得自己完全搞不定,而如果只是公事公办的态度,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于是,我给部门总监写了一封邮件,把我的想法和顾虑都告诉了他,并表示我想做纯技术工作,希望这样也能在公司走得更远,同时也分享了一些我工作之余技术研究的一些小成果。第二天,总监就让我去他办公室面谈,觉得我的研究成果完全可能做成公司产品的一部分。在这次恳谈后,总监决定帮我向公司申请项目研究经费,并减少了我现有的工作任务,让我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完善已有研究。今年4 月的时候,我的研究正式成为了公司产品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公司给了我类似顾问的职位,薪水也翻了一倍。

[1] [2]  下一页


《工作第4年,破茧成蝶》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