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解决中国企业人才群体性缺失的系统思路

[类别:人才战略] [更新:05-02 11:25:02] [浏览:6581 次]

  4、人才培养。企业对现有人才评估后,将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分别列入不同级别的人才库,实施相应的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计划首先应该重点结合企业自身开发的能力素质模型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测评,找出不足和差距,并结合企业培训开发规划进行制订。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推进实施,并重点关注以下关键环节。

  培养组织。为三级人才库分别安排1名辅导员,作为整个培养周期的组织者。

  培养档案。为各个序列的后备人才建立培养档案,认真记录培养过程。

  培养周期。人才梯队培养一个周期至少为一年。

  确定导师。本着隔层关注的原则,确定梯队人才的隔层上级为其导师。

  组织培训。针对不同序列的梯队人才选取不同的培养方式进行培养。

  工作实践。由梯队人才所在部门负责人有针对性地安排兼职、轮岗等。

  5、人才出库。培养周期结束后,对梯队人才采用360度测评,由对测评对象比较了解的上级、平级、下级、导师、辅导员参与评价。根据测评结果和岗位空缺状况,分别做出不同的人才出库安排。

  对于测评结果高并且有岗位空缺的人才,考虑尽快安排晋升;对于测评结果高而暂无岗位空缺的人才,待有岗位空缺时要优先安排晋升;对于测评结果低但有岗位空缺的人才,可考虑先安排任职,但不予晋升,并进入下一个培养周期,继续培养,待测评结果通过后再给予晋升;对于测评结果低且没有岗位空缺的人才,直接淘汰出人才库。

  人才测评是人才出库的关键环节,参与测评的人需要本着为企业负责,为被测评人负责的态度客观公正地给予评价。

上一页  [1] [2] 


《解决中国企业人才群体性缺失的系统思路》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