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观好恶
从事人才评鉴的人“公正心”是最为核心的素质,晕轮、首因等
效应都是偏见产生的原因,个人自我的主观意识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也是导致偏见的原因,比如长得比较一般的女面试官不太喜欢漂亮或妖艳的女应聘者,喜欢穿正装的人不喜欢穿着过于随意的人等。
3.辨别人的“心”与“志”的区别
这里的“心”指的是“想法”,“志”指的是目标或志向。这二者
是有区别的,有很多人有很多想法,但形不成志向或者目标,只能是空想。社会上有很多人夸夸其谈可以,但具体落实工作不行,为什么?就是缺乏目标并付诸于实施的努力。
www.liushuye.com4.人才成熟有早晚之分
纵观历史,姜子牙八十才出山做丞相,但也有战国时甘罗12岁
就做丞相的故事。娃哈哈宗庆后年近40多才创业,美国的脸书(facebook)创始人马克20多岁就成亿万富翁。成名有先后,成才也有先后,一个人的成长和其个性特征、机遇等都息息有关。
5.亲信同类人的评价
在人才评鉴中,有时候同类人的评价会误导判断,中国人有一个
坏毛病,叫同类相轻,亦即是志趣相投但能力互补的评价时会相互抬高,而能力差不多的则会相互倾轧,俗称“窝里斗”,故意贬低对方。
6.忽视家庭背景对人的影响
一个人家庭出生较为富裕和教育良好,难免会在言行举止等方面显得较为自信,有教养,同时在钱财方面会比较大方。家庭富贵显赫的人,自身的光芒和口碑会比较好,因此在判断时要分出个人的地位是自己努力得来的,还是因为家庭关系而来的。
7.尊重奇人与辨别奇人
社会中有一种特立独行的“奇人”,因为其行为方式和社会的不容性,往往被排挤和孤立。有些大公司专门养一种奇人,平时什么事都不干,但一遇到危难之事,这样的人就跳出来帮助解决。能出奇谋,力挽狂澜于不倒自古就有之,奇人有奇行,对待这样的人要特别关注,尤其加强与其情感交往,交成真朋友。
人才识别评鉴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基础但却十分重要的工作,把人的特征和特质掌握清楚,然后根据每个企业中每个人的特点,将其配置至合适的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或指导,用好人才,创造价值。目前西方管理理论和技术都比较成熟,评鉴人的方式技术也有很多,但在国内企业实际经营中,作为企业经营者,熟知并掌握一些中国传统的识人用人技术,对企业的发展会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