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企业的核能:员工使命与责任

[类别:企业文化] [更新:05-02 11:13:59] [浏览:6772 次]

感谢2投稿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www.liushuye.com

前言:

使命感与责任感是决定团队行为取向和行为能力的关键因素,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具有强烈使命感的同仁不会被动地等待着工作任务的来临,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找目标;不是被动地适应工作的要求,而是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变革所处的环境,并且会尽力做出有益的贡献,积累成功的力量。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一定要引发全员为使命感而工作,而不是为了老板,为了企业,也不是单纯为了一份薪水而工作。

比尔.盖茨曾说:“我不是在为金钱工作,钱让我感到很累。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和体现出来的使命感才是我真正在意的。”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关于财富的最大秘密——只要你天天想方设法在你的行业中做到第一名,那你一定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财富。

著名领导力专家www.liushuye.com老师(官网www.liushuye.com)认为现代不少人都想得很简单: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图生存。这没有错,这是工作的本来面目。可是如果工作仅仅是为了赚钱,那么,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为什么还要工作?华人首富李嘉诚为什么还要工作?他们都一直在很努力地工作。答案很简单,他们不是为了金钱和财富,而是为了使命。世界上的绝大多数百年企业,跨国企业都有自己的使命:

迪斯尼公司——使人们过得快活;

索尼公司——体验发展技术造福大众的快乐;

惠普公司——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做出技术贡献;

耐克公司——体验竞争,获胜和击败对手的感觉;

IBM公司——无论是一小步,还是一大步,都要带动人类的进步;

沃尔玛公司——给普通百姓提供机会,使他们能与富人一样买到同样的东西;

微软公司——致力于提供使工作,学习,生活更加方便,丰富的个人电脑软件;

什么是使命感呢?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使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你是否愿意接受,无论你是否意识到,是否感觉到它的存在,这种使命伴随人出生而降临到每个人身上。

使命感,即人对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的一种感知和认同。对于使命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承担使命?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人应该通过怎样的努力,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使命?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感知。并在这种使命感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

www.liushuye.com老师(预定员工激励培训,请联系13938256450)了解到,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推行一般会经历这么一个过程:不了解——一知半解——了解——接受(排斥)——认同——升华。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员工产生使命感就是企业文化升华的最高表现,也是企业文化生效的最高境界。使命感的效力是惊人的,有了使命感,会让员工以解决企业大事为己任,尽心尽忠。员工也绝不会在企业困难的时候为了保全自己而背弃企业。而使命感也更容易让员工在工作里得到快乐。

有人问三个正在教堂工地施工的建筑工人同样的问题:你在干什么?第一个工人说:“我在砌砖头。”第二个工人说:“我在建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第三个工人说:“我在建设一个净化人们心灵的场所。”为什么做着同样的工作,三个人的回答却有着天壤之别呢?其实这种巨大的差异完全来源于他们对自己所做的工作的使命感的认识。有没有使命感,是决定他是痛苦的工作还是快乐的工作的关键因素。我们把员工分为好人与能人两大类,如何去选择员工?

第一种人,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又很有成绩,这种人一路飚升;

第二种人,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但能力不足,可以培养,换个岗位试试;

第三种人,不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又没成绩,很简单,让这种人离开企业;

www.liushuye.com

感谢2投稿

第四种人,很有成绩,但是不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人比较麻烦,可以给机会,但绝对不能容忍这种人动摇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否则,请他走人。

使命感并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企业的所有事情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使命感是员工前进的永恒动力。有了使命感,他们会觉得工作绝对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工具,而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途径。即使是一份非常普通的工作,也是社会运转所不能缺少的一环。

员工对组织的忠诚,首先来自于员工对组织的感情依附。大量研究表明,对组织有较强感情依附的员工具有较低的流失率和缺勤率,并具有较强的工作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感情依附呢?著名企管培训专家www.liushuye.com老师总结以下五点,对员工提高对组织的感情依附有很大的帮助。

1、让所有的员工有使命感

使命感,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这样做的意义。一个组织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如果组织存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自身的生存,那么这个组织的存在对社会就没有多大价值了。比如,一个企业的存在,绝对不能仅仅以赚钱为唯一目标。

除了赚钱之外,企业还应该服务社会,创造文化,提供就业机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这些都是企业应该具有的目标,也可以说是企业的使命。一个企业如果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能形成这样的使命感,那么这个企业最终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仔细研究那些世界著名企业,我们会发现,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是以赢利为自己的最高使命,它们大多以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改变生活之类的崇高使命作为自己企业文化的核心。

2、让留在组织中的员工有安全感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外界对人的各种刺激,将产生不同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将会影响到人的行为表现,进而影响到个人在组织中的绩效。对于那些符合组织要求的员工,组织应该利用各种机会,运用各种途径,表示组织对他们的认同,让他们有一种职业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也是一种广义的报酬。这个时候,员工会有一种很强的归属感,员工在安全感非常好的工作环境下,会对自己职业产生一个良好的预期,更加会看重自己长期职业素养的提升,从而能激发自己的全部潜能,投入工作。这个时候,员工对组织会有很强的感情依附。

为什么日本的许多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度?因为这些享受“终身雇佣”制度的员工,想的从来不仅是这个工作可以拿多少钱或者在这个工作岗位可以得到什么利益。他们身上都有双重的使命感。首先,他们身上有一种对公司使命的认同。这种认同最终表现在他们的工作中,公司的使命也通过他们的工作去实现。

另外,他们对社会具有使命感。例如,参与研究新药的员工,为的不是推出新药替公司赚钱,而是找到对人类有益的药品。对他们而言,职称和薪资不是最重要的,他们希望能为心中的使命感工作。产生了使命感,会让人觉得是在实现自我价值。自我价值实现是人类需求实现的最高表现。自我价值实现了,求仁得仁,夫复何求?若所有的员工都能产生使命感,企业文化的效力就达到了顶峰。管理者就可以做到无为而治了。 

[1] [2]  下一页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