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中国企业:什么时候敢把二流商品卖给国外?

[类别:企业文化] [更新:05-02 11:25:23] [浏览:6939 次]

如果不是陕西榆林市出现学生因饮用由蒙牛集团统一配送的学生奶后出现发烧、肚痛、腹泻等症状而再次身陷“毒奶风波”一事,或许人们早已淡忘了2008年,时任蒙牛CFO的姚同山在面对香港媒体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说:“我们发到香港的产品和出口的产品是一样的,保证比内地(大陆)的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的这段话。

这段蒙牛前CFO的旧论视频,远比此次危机的主因榆林学生奶中毒事件更痛彻要害,引起消费者与舆论的一片哗然。国内国外,双重标准,蒙牛这个自诩为民族品牌的乳业巨头,如此待民族同胞,令人情何以堪?!尽管,蒙牛迅速予以澄清,此事乃陈年往事,当事者已然属“前任”,但是,声明中:“只是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品监管标准有所不同,因此出口产品也必须同时符合当地标准。但在基本品质上,国内和国际没有差异。”的解释一如既往的牵强含糊,难以服众。更何况,在蒙牛针对事态发表声明之前,数以千万的微博粉丝通过诸如李承鹏等一大批意见领袖的微博转发,形成的围观与传播效应,已然绝非一纸声明可以澄清化解。

即便是此番榆林学生奶中毒事件,蒙牛在应对手法与态度上也是值得商榷的。至少,并没有看出,在经历三聚氰胺、“陷害门”等一些危机事件之后,蒙牛依然没能在危机公关方面有太大起色。从“情绪传染”、“癔症发作”等看似专业的医学病理名词被网友们恶搞,便可见,蒙牛的表态在多数网友眼里,依然是缺乏诚意,至少难以令人信服。

其实,无论是新发生的毒奶事件,还是前CFO旧论视频再度被挖,都算不上是新闻。只不过,自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人们对于乳品的敏感已经被企业们折腾的极度脆弱。于是,我们不难理解,为何蒙牛此次事件一出,会有“又是乳业,又是蒙牛”的舆论。

有不少官员学者及业内人士大呼,放过企业,不然中国乳业乃至食品业就要崩溃。这等危言耸听之辞,已然把企业放在了弱势群体的序列进行保护。殊不知,行业安全首先关系到的是消费民生。在今天之中国食品业,毒假已然成痼疾,如若消费者与有关部门还再三姑息,那便不是危机行业安全。有些道理很简单,对于优秀的企业,消费者必然以持续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