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第一中学2016年春季校本培训方案

[类别:计划] [更新:05-02 11:17:06] [浏览:6800 次]

第一中学20xx年春季校本培训方案提要: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好、观念新、素质高,能够胜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开发的骨干教师队伍

www.liushuye.com

  第一中学20xx年春季校本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从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现状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出发,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改革,优化组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致力于培养和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爱校敬业、真诚奉献、严谨治学、业务精湛、教风优良、团结协作、廉洁从教”的师资队伍,为实现办学品位的再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跨越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工作目标

  1.通过校本培训,使教师群体形成共同的学习愿景,改善心智模式,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学校发展方向,树立自我发展目标。

  2.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深化培训工作,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自主成长和提高,建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培训,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本学科发展动态,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不断探索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促进每位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适应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的需要,了解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新成果,能独立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

  4.通过学习、借鉴、研讨、交流.解决教学实际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教育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推进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进一步培养教师在工作中学习的意识与习惯,指导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能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5.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好、观念新、素质高,能够胜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开发的骨干教师队伍,能够适应樊川小学跨越性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为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进一步探索以校为本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与岗位成长的培训实施策略和操作技术,形成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典型案例。

  三.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XX

  组  员:XX  XX  XX及各教研组长

  (二)、承担的任务

  ⑴ 全面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⑵ 负责校本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考核工作。

  ⑶ 整理、保存有关继续教育的资料,建立培训档案等。

  四.内容及形式

  1.师德培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校内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坚持依法施教。

  2.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和学科专业培训,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自觉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3.教学能力和教育行为培训: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相关评比,帮助教师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的能力,引导教师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行为,并以“教学论坛”、“班主任工作”等形式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

  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以一年一度的课题立项为载体开展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培训,指导教师撰写研究方案,有效地开展教育科研,将教育科研工作融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融入学校的学习型教育环境建设中,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5.自我总结与自我反思:通过学习,使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的自我反思。一是反思教育教学理念;二是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三是反思教育教学个性;四是反思教育教学科研;五是反思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六是反思德育工作的途径和实效;七是反思学校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从而实现认识上的升华与飞跃,为开展教育实践创新奠定基础。每人每学期必须有一篇论文、一则教学设计、一篇学习反思上交并与大家交流。

  6、培训形式:专题讲座、案例研究、研讨、观摩学习、课堂展示、实践反思、课题研究、师徒结对、网上交流、教研组学习、教师学历进修、青年教师百分考核等。

  五.操作模式

  (一)校本教研推进教师培训操作方式

  1.基础性校本教研培训支撑点(集体备课)

  (1)建立以集体备课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模式。

  (2)从组织机构、操作方式、研究内容定位,全面做好集体备课研究工作。

  2.常规性校本教研的培训方式着力点(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分层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师培训模式。

  (1)教师个体的课堂教学研讨(解决随机性问题)

  (2)教研组、备课组人员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为了解决目的性问题。包括:解决本组研究的课题问题和解决日常小问题、真问题的课题研究;

  3.研究性校本培训方式(落脚点)。

  学校通过调查问卷,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从而梳理教学中的问题,学校以教研组的小课题研究作为落脚点进行指导培训;包括:①教研组确定课


www.liushuye.com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