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提要:加强业务学习。鼓励并督促教师注重理论学习,利用好教育教学报刊杂志和互联网,认真做好摘抄16次以上。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
实验小学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本期,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以常规工作求规范、科研工作求突破、岗位练兵求实效、特色工作求发展为指导,全面加强教学教研工作管理,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工作目标:
1.教师培训:本学期将通过岗位练兵、师徒结对及日常的校本教研活动,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研修活动,不断丰富知识底蕴,尽快使课改理念内化到教师专业结构中,并外显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2.常规管理:加强备课组建设,落实课程计划,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质量检测等各环节的监控,进一步建立和强化听巡课制度,确保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规范化、科学化,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3.教研工作:加强教研组建设,依托校本教研,以岗位练兵为平台,丰富教研形式,积极开展专项教研活动,力求实效。
工作措施:
一、队伍建设,强师资。
1.加强业务学习。鼓励并督促教师注重理论学习,利用好教育教学报刊杂志和互联网,认真做好摘抄16次以上。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案例、课堂评优等活动,在活动中提升素养。
2.把师徒结对及交流工作落实到位,确实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
3.继续推进名师工程,创造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促进专业化发展。落实校名师推荐考评工作。
4.通过竞技比赛推进岗位练兵活动,本学年主要围绕“教育教学研究、德育工作”两项内容开展活动,重点落实“四个一”要求,即:每个教师书面分析一个典型教学案例,写一篇与所任学科有关的教学论文,当一次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写一份高质量的教学反思。结合德育工作,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思品、法纪、安全教育活动。
5.抓实校本培训工作。通过听讲座、观看教学录像、网络教研沙龙及各种课堂教学磨砺等渠道,引导教师阅读教育名着,学习经典课例,研究教育教学案例,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升级。
二、常规管理,促规范。
1.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开齐上足各门课程,坚持按课程表上课,做到不挤、不占任何学科课时。值日行政每天巡堂至少一次,检查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纠正不良行为,及时解决问题。
2.具体抓好“教学五要”工作(备课要深、上课要活、作业要精、辅导要细、考核要严)。
(1)备课:本学期,要在已有的电子备课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备课的要求,将电子备课的重点放在教学再设计与教后反思两环节,并作好电子备课的传承性,从而提高教师备课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把功夫下在课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上课:教师课前应准备好各种教具、学具等课堂教学辅助材料,上课目标明确,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使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得到协调发展。并做到准时上下课,不私自调课,妥善处理好课内发生的意外事件,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校采取巡课和随堂听课模式抓好课堂教学的监控工作,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3)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布置适当,难易适度,形式多样化;格式统一;教师批改作业要求认真、细致、及时,并做好评讲工作;可采取面批和学生批改相结合的批改方式,批改文字书写工整,多用激励性评语。面向全体,积极开展师生共创优秀作业活动。另外每周应印发一张周末作业(单周数学,双周语文)
(4)辅导:期初能根据实际制订辅差计划,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做到“三心”:爱心、耐心、细心。每期应有6次以上辅差记录。
(5)考核:单元考核采取年段备课组负责制,单数单元自查,双数单元统一时间考并流水改卷,检测结果交教导处备案。考后应认真反思,对同年级平均分相差较大(语文4分,数学6分)的班级,相应备课组长应组织分析交流,对该教师的教案、改作及课堂教学进行现场分析。半期和期末考查由学校统一组织。
3.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做好两操,组织好每日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上好体艺课,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兴趣特长。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继续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对学生一日常规、学习常规的管理,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5.进一步规范学籍管理,适时跟踪农民工子女及留守儿童的教育。
三、教学教研,促改革。
(一)规范教研活动。
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各教师要有教研的主体意识,教师之间多合作、交流。每周二下午第3节课为数学教研组活动时间,每周四下午第3节课为语文,每周五上午第一、二节为体艺教研组活动时间。单周进行年段集体备课及业务培训,双周进行校级教研活动,每次有中心发言人。
(二)丰富教研形式。
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积极倡导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