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9,诸多企业迎来关键之年,经营、发展、生存,都面临着严峻考考验。还有很多企业,甚至都没有机会获得这样的考验,就消失在市场的浪潮下。伴随着部分企业倒闭、经营困难、发展放缓,失业、裁员随之而来。企业中的老板、职业经理人、基层雇员,都迎来了一次长考。
在这次长考中,企业能否安稳过冬,并获得长久的发展,乃至基业长青?职业经理人和企业雇员能否顺利延续职业发展历程,乃至取得更好的职业前景?有一个方面不能忽视,那就是老板群体、职业经理人群体、基层雇员群体,每个群体的职业化,尤其是溯源于传统文化的职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意义远远重过物质资源。并且意识到、重视并做好这一点,对于企业来说,就不是简单的为了度过经济低迷时期的短期行为,不是简单的解决企业管理中一池一地的板块问题,而是为未来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职业经理人和基层雇员群体,也使个体和群体的良性发展有了强有力的支点。本文即在研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首次针对企业老板群体、职业经理人群体、基层雇员群体三大群体,提出中国式传统职业化的五大诫条。
溯源传统:职业化发展之根本
国内企业的组织架构、流程制度、运营管理,主要还是学习和模仿欧美企业;职业化的发展,模仿的痕迹也同样很重。欧美企业强调的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三个方面的职业化核心内容,很多企业都在学,但却没有像前者那样起到预期的效果。这并不是这些职业化内容有问题,问题主要在于没有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从国人所受的文化熏陶角度出发,抓不住内因,自然很难被重视、认同和接受。
西方国家企业的职业化程度高,是因为职业化的制度是根植于其文化根源上的。西方的职业经理人历史已经有几百年,最早起源自教会。信徒们为了死后不进地狱,就把财产捐给教会捐给上帝,以期赎罪。而教会拥有大量财产又不能自己去经营,就聘请专业的人才帮助教会来打理这些子民们捐给上帝的财物。于是,这些专业人才后来就成了职业经理人。
这些职业经理人的使命就是如何把企业经营好,使教会有更多的财富来照顾上帝所爱的子民,来荣耀人们热爱的上帝。早期这些职业经理人同样都是教徒,因为对上帝的信仰,使他们都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是在替上帝管理这些财产,肩负着对上帝的信托责任。这种信托责任让他们克制自己的私欲,他们坚信自己做的任何违背良心的事上帝都会知道的,而如果这样做,自己死后就会下地狱而上不了天堂。强烈的道德约束力使西方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得以不断发展、成熟,也使他们对身后财物看的更淡。这其实也是为什么盖茨、巴菲特捐出巨量身家的深层文化内因。
同时,举个例子,这也是为什么同样在企业制度中要求老板、职业经理人、基层雇员都要“诚实”,但中西方效果不同。在西方企业中,人们一贯受的教育就是如果不诚实,上帝会知道的,而不诚实的后果可能就是上不了天堂。前者有强烈的信仰敬畏,并且违背这点会被群体所不容,甚至被群体所抛弃。因此,不诚实的代价对于前者很大。而对于国内企业的老板、职业经理人、基层雇员,他们不诚实的代价会如何呢?如果不能从信仰敬畏的角度出发,即使有实物或行政处罚,也不能起到足够的威慑作用。这样的代价,很多情况下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归根结底,西方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文化根源,是一种对“后世报”的因果信仰敬畏。反过来,如果再看看中国很多耳熟能详的俗语和成语,比如“种瓜得瓜”、“人无信则不立”、“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等等,我们会发现其中都含有一个因果的逻辑,即“如果……,则……”。每种行为都有一个行为后果暗含在其中,并且国人一直信奉“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里既指人们做了好的事情就会有好的回报,也指做了不好的事情就会有不好的报应。这些回报和报应都会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实现。这种逻辑区别于西方的“后世报”,是“现世报”的因果信仰敬畏。这种“现世报”的因果信仰,就是千百年来约束古人德行的道德信仰。这种对于自己的行为会在生前产生因果报应的文化信仰,与西方社会的恰恰相反。因此,国内企业若想做好职业化,应该溯源于国人对于“现世报”因果信仰的敬畏。在职业化的学习、培训和执行中,强调职业化的善果和不职业化的恶果,都会在企业老板、职业经理人、基层雇员每个群体的职业生涯中体现。只有根植于传统,根植于符合国人思维逻辑的职业化精神土壤之上,中国企业的职业化才会真正发扬光大,并转化为生产力。
www.liushuye.com下面,笔者将从企业老板、职业经理人、基层雇员三个群体出发,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职业化因果信仰敬畏诫条,分别归纳出每个群体最主要的中国式五大传统职业化诫条。每个诫条都有其因果反应暗含其中,以期为三大群体中有追求、有梦想、有抱负的企业和朋友提供一点自律或他律的借鉴。
企业老板:五诫辅助基业长青
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这是概括千百年来中国的家族或者是家族的事业命运。到目前为止,现实也确实几乎没有例外。还有个说法,叫百年老店。这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业之路。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几乎没有百年老店,有的也是只有招牌,创始人或创始家族多已物是人非。前不久,柳传志对中国现有的企业概括了一句话:中国现在还没有伟大的公司。这句话一语道破天机,中国之所以少有富过三代和百年老店,恰恰是不够伟大。千亿集团未必伟大,十亿企业未必不伟大。这“伟大”并不是指狭隘的企业规模、销售额、净利润的数字表现。
伟大的公司才能基业长青,成为百年老店。伟大的公司必然要有伟大的领导人。近年来,传统文化颇受诸多老板重视,这并不是一种短期的热潮,而是因为在学习和运用了西方的管理科学后,老板们发现,还是缺少一种管理的魂,而对这个魂的追寻,其实就是老板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朴素动机。而这个魂也就是传统的职业化理念。下面,笔者从五个方面来介绍老板群体的传统职业化五诫。这五诫是老板群体基业长青的必要条件。
一诫:人无信不立,业无德则弃
老板的职业化,首要就是遵守职业信誉和道德。虽然有人侥幸没有受到违背信誉和道德的惩罚,但奶业事件引发的行业连锁反应和影响,以活生生的案例,给老板们上了一课:人无信不立,业无德则弃。
什么样的企业最赚钱?答案是最受人尊敬的企业。而这些企业的老板往往同样都是业内最受尊敬的人。老板的信誉和道德标准,以及对信誉和道德标准的追求,会贯穿在企业的运营中,并成为企业的文化,感染给企业的员工,引导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行为。而市场和消费者同样会给予这样的企业以回馈和反应。
尤其是在目前企业经营面临经济动荡的时期,企业经久不衰的信誉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资产。
企业好的信誉和道德,是铸就金字招牌的前提。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持久的。甚至回报是不显而易见的。但是毁掉金字招牌很容易,往往一朝一夕即可。奶粉事件不仅迅速毁掉一个几十年的企业,而且给予整个行业沉重打击。这个案例给老板们上了最直观的一课。首先,法律的完善、舆论监督的加强,任何投机取巧和侥幸的心理要不得。任何不道德行为都有曝在阳光下的时刻。其次,市场和消费者是敏感的,任何虚假行为都会被市场和消费者惩罚。只是时间问题。再次,靠虚假宣传和忽悠打造的招牌,虽然也会发出金光,但终究还是刷了漆的木牌,经不起风吹日晒。
二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