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中国式体验营销

[类别:营销管理] [更新:05-02 11:19:51] [浏览:6525 次]

近年来,我国人民已经满足了基本温饱需要,继而转向追求更高的精神曾面需求,消费者开始增加一些精神层面的消费,同时也更在意消费时的综合感受,在此时,体验式营销便随之大行其道。但是,这个西方传来的营销概念在中国的本土实施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为,西方的经济状况和中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使中国人与欧美人对情感体验的定义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完全搬来西方的体验营销理论套用在中国这个文化个性极强的国度中,必然成效差强人意。

中国市场对体验式营销的5个误区
在中国,体验式营销应用还不很普遍,多见大企业采用,而且是以塑造品牌为主。很多中、小企业不是不想使用体验式营销,而是对体验营销存在一些理解上的误区,导致操作失败或望而却步。误区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认为体验式营销就是做好服务或服务就是体验营销。

其实并非如此,成功的体验式营销是给消费者提供一种高于产品或服务,愉悦而深刻的精神体验,服务和产品只能说是其中的手段、工具与传递载体;。

2、认为体验营销只适合服务性企业。

这和上面的问题相似,依然认为体验营销等同于服务或只能应用于服务领域。其实任何类型的企业都可以使用体验营销,传递体验的载体也不仅限于服务,比如在产品设计上注重顾客的体验,商品功能的体验化设计、购买环境的体验布置等,有意识地塑造与消费者接触的各个环节的体验,就体验式营销。

3、认为体验营销是大企业的专利,需要的经济成本、要求的操作水平都很高,离中、小企业很远。

其实事实正好相反,体验式营销是低投入高回报的“平民化营销工具”,尤为适合中、小型企业,星巴克不也正是由一家小咖啡厅做起的吗。

4、照搬西方理论,把西方成熟经济环境下的体验式营销理论完全搬过来套用。

这样不考虑东西方市场化程度与文化之间的差异,必然导致市场回报差强人意。体验式营销的作用不容质疑,但其发端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其经济特点、文化特点、地域特点同中国都有着很大的差别,故此,体验式营销在中国的实际应用要与本土的经济、文化特点相融合,即形成“中国式体验营销”,这样才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5、有很多人说体验营销太虚了,即使操作,也只适合塑造品牌,对促销产品没什么直接帮助。

其实体验式营销并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其离我们非常近,经常发生在我们身旁,我们来看一个情景片段:一位女士在一家精品店看中了一只非常精致的胸针,她急忙走进店里去买下这只胸针。因为店主找了她一大把零钱,她和店主发生了争吵,回到家,这位女士怎么看这个胸针怎么别扭,没了当初的那份喜爱。其实这个简单的交易过程就是一个传递体验的过程,产品本身没问题,但因为与店主发生的不愉快,使这位女士产生了负面的购物体验,最终这种情绪又转嫁到了商品上,我想这位女士再也不会去那家饰品店消费了。我们再看一个情景片段:一位先生请朋友去一家韩式餐厅吃饭,走进餐厅就被地道的韩式装修环境所吸引,操着韩语的服务人员用韩国的礼仪接待顾客,韩国特色的餐具、菜肴、音乐,无处不体现出韩国特色情调。这位先生与朋友就餐后觉得这家餐馆的菜是最正宗的韩式料理,以后常常光顾。其实这家餐厅的菜和其它餐厅的韩国菜没什么区别,只是这位先生和朋友获得了美好的相关体验,综合后在情感上为商品加了分。与以上的两个情景片段类似的情况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通过一些技巧、方法来掌控这一体验的过程,使这种体验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美好的记忆,如后面的情景片段中那家韩式餐厅一样,不仅可以塑造品牌,同时还可以促进销售,反之亦然。

体验营销的市场应用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