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漫谈暴力营销(四):合作

[类别:营销管理] [更新:05-02 11:29:52] [浏览:6688 次]

世界很小,地球也是村庄。营销是一个人与人的游戏,出处充斥智慧和策略。不要听信那些大师们将营销弄得玄乎,营销其实很简单,就是柴米油盐的利益。很多人将营销做复杂了,那是因为他没有真正地懂营销。

没有人不希望和平。

可是,从黄岩岛、钓鱼岛、南沙、中沙、西沙,甚至于中国的西藏、新疆,从来没有敌对的力量停止过活动。中国摆出一种和的姿态,抛出了“主权在我、共同开发”的主旨,换来的却是越南、菲律宾、日本,甚至美国力量的变本加厉。

如果我们将黄岩岛、钓鱼岛、三沙都拱手让给别人,请问,能换来中国海上疆域的永久和平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在清政府的时候就做过这个事情,割让、租借、允许通商、允许驻军等等,换来的是后来小日本长达八年的侵略。

本来,按照惯性思维,美国是大企业,他怎么会瓜分中型企业中国的市场,菲律宾、越南等是小企业,他怎么敢和我们竞争。可是,事实确是相反,最强大的和最弱小的确成了我们的劲敌。市场和世界是想通的。从来没有一家企业在市场上的忍耐、退让能够获得竞争对手主动放弃市场上的步步紧逼。商战虽然没有硝烟,但是却依然充满了战争的智慧,也充满了暴力。

不少老夫子最近十年一直鼓吹“和”的商业理念,外国的专家们为此还创造了“竞合”这个词:认为商业的竞争不是目的,合作才是目的。这下好了,在那些认洋爹的专家们的宣导下,不少中国人都放弃了“战”的企业思想和理念,上了专家们的当。

所以,有不少企业家和当年的慈禧、李鸿章一样,认为引进了外资能够帮助自己发展,认为将自己的桥头堡拱手送人,别人就不会觊觎自己的城邦。更有甚者,认为找个洋爹或洋媳妇能够因此让自己从乌鸡变成凤凰。清政府做的结果是丧失主权、处处挨打、内忧外患。很多企业操作的结果是股权丧失、控制权丧失、人才流失等等。

在我看来,无论是市场、战场、政治,竞争都是主导。马泽东同志看的最为本质。在重庆谈判前,他说的很对,只有打得漂亮,打得狠,谈判桌上才能够谈出条件。后来在抗美援朝中也是如此、珍宝岛也是如此。

试问,几千年来的所有战争,为的是什么?难道不是利益吗?从过去到现在,世界的战争实际上都是利益推动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看到了“和”的本源,那就是战。只有战的力量足够了,才有和的资本。从政治到军事,从战场到市场,有战才有和,这是本。如果我们将这个本质中的“元规则”给忘记了,一味地合作,那就离失败不远了。

谈到合作,中国商战有个俗语说的很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很能说明合作的本质,那就是利益。

在合作中,有同盟合作和对手合作两种。

国共在抗日中形成过同盟,最后的结果成了死对头。起先是蒋介石说“攘外必先安内”;后来是毛泽东说:“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请问,既然曾经是同盟,为什么会又是对手呢?这是因为实力的原因。蒋介石实力大的时候,他怎么能够看上毛泽东的那几杆枪呢?而当毛泽东的实力大的时候,谈判更是变得没有任何价值。

同盟合作是最容易破裂的。无论是参股、还是协会等等性质,均是如此。娃哈哈的宗庆后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达能控制娃哈哈的策略多次紧逼,均没有实现。但是,更多的企业家看不到这一点。

对于对手合作,例子很多。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他们占据世界可乐市场的主导,消灭了世界上所有想进入可乐市场的企业。很多人避开市场竞争,将世界上可乐企业的失败最后归结为可乐是美国文化,简直可笑至极。

中国的王老吉本来也可以是对手合作,广药和加多宝完全可以互动垄断这个市场,不巧的是,这两家企业最后在王老吉品牌的问题上“尿不到一个壶里”,达不成合作。这是中国企业对合作本质的理解有问题。

蒙牛和伊利本来也可以在液态奶领域达成对手合作,遗憾的是,这两家企业都没有这样大度的企业家,以至于以牺牲乳业行业底线的方式展开竞争,而不是高层次的以整合乳业资源的方式展开竞争,今天双方陷入质量困境,在预料之中,很是遗憾。


《漫谈暴力营销(四):合作》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