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疗行业自90年代中期在国内兴起至今已有近15年的发展史,从行业初始的星星之火到今天群雄逐鹿的割据时代,印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及养生保健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与日俱增的现实。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以“连锁加盟”为核心赢利模式的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逐渐巩固了其行业地位,间接约定俗成了一些相对规范的服务标准。但是2008年后,有一个事实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那就是:连锁加盟品牌发展的速度直线下降,而自营品牌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何在?除了人力资源是重要因素外,不可忽视的是足疗会所赢利模式的变化也直接导致了经营发展方向的变化。大量的事实证明,未来足疗会所生存的依赖点就是赢利模式的正确建立与否。
【案例】
金年华足浴会馆是一家规模1500平米的高档次休闲场所,位于X市繁华地段,主要服务项目为足疗和全身按摩,会所拥有120个沙发,员工45人。房租每年60万,由于该市足疗会所数量较多,同规模的竞争对手不下20家,所以会所经理采用了低价销售的策略,力求把顾客的消费量提升,结果是惨淡经营。按目前的资金回收速度,至少要10年才能收回投资。最终因为无力支撑该会馆退出了本市足疗行业。
我们先从这个行业的属性出发,可以看出足疗会所的企业成本负担中,直接成本(工人工资)与固定成本(房租)都占有相当的位置;同时又受制于行业特点,不能大量无限提供保健服务,这是由规模接待能力所决定的。而且足疗消费有明显的时间特征,同时会所的销售半径也是有限的,一般足疗会所的服务半径为2公里。今天,我们看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成本也愈来愈高,这些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土地、房屋成本的迅速上升;消费者又要求更好的休闲保健的环境,导致商业成本(如装修成本、采购成本、维修成本等)愈来愈高,所承担的固定成本也就愈高,自然造成了企业安全度的下降、经营风险的增大。虽然目前足疗会所是开了不少,但很多很难保证赢利。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这类服务类会所,一般正确的模式是:应当尽可能扩张自己的销售半径、销售频率,从而提高单店赢利,对于他们,赢利的核心就是提高单个客户的创利率。
赢利模式关联因素
赢利模式通俗讲就是赚钱依靠的资源和手段,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特有的赖以赢利的商业结构及其对应的内部支持结构。商业结构主要指企业对外选择的交易者、交易内容、交易规模、交易方式、交易渠道、交易环境、交易对手等内容。企业的内部支持结构主要指满足商业结构需要的企业内部从事的包括项目研发、物品采购采购、服务及营销等业务内容。[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