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空调企业盈利面临年度大考

[类别:营销管理] [更新:05-02 11:21:14] [浏览:6123 次]

提读:巴菲特说,“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空调行业“节能惠民”政策的终止,让那些盈利能力不足、过度依赖财政补贴的企业现出原形。可以预见的是,2011年大多数空调企业盈利表现不容乐观,并将分化成“高盈利”和“微盈利”两个明显的阵营。
来自新华每日电讯消息称,7月7日,志高控股大跌,其引发深度下跌的导火索来自7月6日的公司公告。该公告称:“由于受到政府补贴金额大减的影响,志高控股预期中期纯利润同比将大幅下跌。”
无独有偶,美的电器2011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利润同比增长仅12.65%。而2010年利润同比增长65%,达31.27亿元,其中财政补贴25.7亿元,占净利润总额的82%。新华每日电讯分析认为,美的电器盈利能力下降同样与财政补贴减少有关。
业界普遍认为,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过度依赖国家财政补贴的空调企业,将面临年度利润大考。
国家实施节能补贴的初衷,是通过给消费者以补贴鼓励购买高能效产品,从而实现能效升级,促进节能型社会建设,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然而,种种迹象表明,两年的节能补贴,并未真正补到老百姓的口袋里。志高空调一纸公告,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专家分析认为,国家“节能惠民”补贴刚于2011年5月31日终止,空调企业利润即出现大幅下降,说明空调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比人们预想的弱,甚至部分企业对国家财政补贴政策的依赖程度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
但是,空调企业对节能补贴政策的终止反应不一。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的态度与志高形成鲜明对比,她甚至使用了“最好不过,非常欢迎”这样的表达方式。她说:企业真正的竞争力不能依赖于外部,要靠内在的变化,那就是自主创新。就像输血一样,我们最终不能靠输血,要靠自身造血。
“节能惠民”政策的终止,将加速中国空调企业两极分化,并有可能沉淀出“高盈利”和“微盈利”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投资者可以关注空调企业第三季度乃至年度报表,看看不同空调企业的“利润”表现。
节能补贴政策是怎么沦落为某些企业盈利工具的呢?据业内人士讲,无良企业通常用虚标能效等级,比如把五级能效标为三级,把三级能效标成一级,以此拖延高能耗产品退市时间,同时骗取国家补贴。《瞭望东方周刊》曾报道某主流空调企业把家用空调换上商用空调的马甲,继续生产高能耗的5级空调,并在福建等地销售。
企业此举必然带来两大恶果:一则国家资金被套走,形成国有资产流失。新华社曾报道上述某空调企业以此手法套取国家补贴资金达8亿元之巨,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最终不了了之。二是消费者利益受损,消费者用买高能效产品的钱,买来的却是高能耗的产品。
我们一般认为,缺乏行业监管是导致企业造假的主因,而缺乏核心技术则是企业铤而走险的根源。虽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空调生产与销售国,但是,中国空调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引进、模仿阶段,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日益高企的成本压力之下,铤而走险以求生存便不难理解。今年以来,大多数空调企业盈利能力明显下降,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空调企业的出路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尽快实现从“营销主导型”企业向“技术主导型”企业转型,靠营销技巧生存没有未来。中国企业要与国际接轨,首先是经营理念接轨,技术创新是国际企业最通行的理念。


《空调企业盈利面临年度大考》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