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初级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

[类别:行政管理] [更新:05-03 22:20:02] [浏览:6310 次]

初级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提要: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制度建立教师业务档案,目的是加强对教师的考核与管理,真实反映教师的工作情况和成长历程

更 多 精品法规

  初级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

  目   录

  一、岗位培训制度

  二、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制度

  三、教学月检制度

  四、备课制度

  五、授课制度

  六、实习课制度

  七、听课制度

  八、教研活动制度

  十、观摩课制度

  十一、温课制度

  十二、候课制度

  十三、停课审制度

  十四、作业批改制度

  十五、教案检查制度

  十六、教学质量分析制度

  十七、评教制度

  十八、教学卫生制度

  十九、信息反馈制度

  二十、近期工作计划制度

  二十一、实训室、实验室管理制度

  zz县第二初级中学教务处

  二00八年六月

  岗 位 培 训 制 度

  高素质的学生要依靠高素质的教师来培养,建设一支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措施。学校要坚持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主,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主开展工作。

  1.学校每学期制定教师岗位培训计划。计划内容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与方式、保证措施及培训安排运行表。

  2.各学校要有领导专门负责教师岗位培训工作,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教师岗位培训计划。

  3.制定岗位培训计划要有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4.岗位培训坚持长久。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5.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学历层次、职业道德、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技能等。

  6.教师培训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切实可行,不搞形式,不走过场。

  7.教师培训要逐步实现由初任胜任转化,由胜任向骨干转化,由骨干向知名转化,由知名向专家转化的奋斗目标。

  8.凡是课堂教学不达标的教师,均视为不合格教师,务必限期提高,要根据教师的不同层次开展拜师学艺活动,形成教师梯队。不合格教师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要拜骨干教师为师;骨干教师拜自治区、地区内知名的学科带头人为师,拜师学艺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行业和跨越区域,最终达到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9.学校每学期要做好教师岗位培训的考核与总结工作。考核要坚持严格、全面的原则;总结中要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对教师岗位培训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保证教师岗位培训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制度

  建立教师业务档案,目的是加强对教师的考核与管理,真实反映教师的工作情况和成长历程。

  1.教师业务档案应设有教师自然概况、工作岗位、工作量、工作表现、工作业绩和学校意见等栏目。

  2.教师业务档案应建立包括业务培训、综合素质培训等业务学习记录。

  3.教师业务档案以学期为单位进行填写、归档。

  4.教师业务档案填写要严肃、认真、真实,学校要严格进行审核。

  5.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业务档案对教师的考核、约束、管理和激励作用。

  6.教师业务档案中要附有教师该学期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和获奖证书的复印件。

  7.学校要将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评优、晋升职称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8.学校将教师业务档案纳入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中,有专人负责,及时填写和归档。

  教 学 月 检 制 度

  教学月检是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阶段性的检查与考核,主要的目的是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总结阶段工作中的成绩,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实现阶段工作的整体推进与提高,同时为下一步工作安排及期末总结工作提供参考与依据:

  一、月检内容

  1.教师的教案(实训课教案),听课笔记,业务学习笔记,作业批改记录,学生作业。

  2.教研室的教研活动记录,集体备课记录。

  二、月检要求

  1.教务部门负责月检工作,设计、印制月检记录。

  2.教务部门月检时间定在每月二十至二十六日为宜,实事求是的填写月检记录。

  3.将教师月检结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及时总结、反馈。做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依据之一,并与当月奖金挂钩。

  4.月检是严肃的考核工作,月检人员态度要认真,不得流于形式,不得降低月检质量,削弱月检作用,要保证月检工作顺利进行并发挥实效。

  备 课 制 度

  备课是上订的前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上好课必须备好课,不备课,不允许进课堂。

  一、个人备课要求

  1.备课大纲(上级颁布):认真学习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精神,把握大纲的要求。弄清教学目的、学科教学特点及注意的问题。

  2.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和教辅资料、信息,领会编排意图,把握全部内容。突出重点,分散、突破难点,结合教材内容,渗透思想教育;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智能和技能培养。

  3.备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智能状况,预见学生学习的困难和问题,注重因材施教。

  4.备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注重创新,正确使用专业设备,恰当的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每学期开学前备课,有一周的余量,教学进行中有2节余量。

  二、集体备课要求

  1.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

  2.集体备课半月一次,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主题、参加人、主持人六落实。

  3.每次集体备课确定中心发言人,突出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做好记录。

  4.以教研为目的,统一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交流信息,解决疑难问题。

  三、检查与考核

  1.教研室主任每半月检查教师教案一次,教务部门每一个月检查一次。

  2.教研部门、教研室主任对集体备课按时检查,写好记录。

  3.期末对集体备课总结评比,发扬成绩,克服不足。

  4.定期组织集体备课观摩,推广先进经验。

  授 课 制 度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必须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实验、实验室授课与教室上课等同要求)。

  1.准时上、下课。教师在上课预备铃响后带好教案(教具),在教室(实验室)等候上课,上课铃响准时上课,不得迟到;不得无故中途离开课堂(实验室)或提前下课;下课铃响准时下课,不得压堂。

  2.不认真备课不许进课堂(实验室)。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必须准确、到位,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学方法先进,灵活多样,操作性强,逻辑性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同时也要适用、够用、好用,技能操作要熟练。

  3.加强“双基”教学,注重实践过程,并加以启发和引导,因材施教,发挥“双主体”作用,避免一言堂,少讲多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授课所用的录音机、投影仪、微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挂图、模型等其它教具(如是实验、实验课更要提前申请,最晚在前一天准备充分)务必在课前准备完毕,安排到位。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授课严格遵循大纲(上级没有大纲的,要参照专业或行业标准制定学校自编大纲)和教学进度,按教务部门所排课表授课,不得延误教学进


更 多 精品法规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