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团队、狼性与“军容”

[类别:团队建设] [更新:05-02 11:23:19] [浏览:6554 次]

创业者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理想的团队,像军队那样进行管理,使团队在商战中表现出不可战胜的“狼性”, 团队成了狼队;然而当华为的“狼性文化”被诟病为兽性文化后,人们便开始了反思。近日偶翻《司马法》,更明白了其中的一个道理:“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原来团队不是部队,是不能照搬“军容”讲“狼性”的。也许对团队实施军事化管理作为一种理想状态值得追求,但是在实践中却不能将此理想化。

  《司马法》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兵书,汉代以降受到最高统治者的高度重视,直到宋元丰年间,《司马法》依然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而颁行武学,定为将校必读之书。其第二篇《天子之义》明确指出:“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意思是说,国中的管理制度不能用于军中,军中的管理制度不能用于国中。

  国计民生与军旅之事各有自己的特殊性,“国中之听,必得其情;军旅之听,必得其宜”。处理国计民生要充分考虑民情;而军旅之事虚虚实实,可以便宜行事。因此,国计民生要以教化为主,力求“教化之至”;而军旅制度讲究的是威严,而且要包围其中的尺度:“师多务威则民诎,少威,则民不胜”。如果混淆了两者的特殊性,对于两方面都是不利的,“军容入国,则民德废;国容入军,则民德弱。”

  企业的团队建设无疑关系国计民生,属于“国容”的范畴,如此说来是不能像军队那样进行管理的。当然,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我们今天不必为故纸堆所累。但是历史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鱼龙混杂的时候,温故可知新。仅仅从要把团队打造成狼队的极端做法来看,《司马法》强调“国容”与“军容”的界限在今天看来仍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当企业需要以人为本,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更是如此。

  把团队打造成狼队往往要以“军容”的形式出现,如果说狼性文化的弊端需要反思,那就需要正确对待“军容入国”的问题。实际上,当创业者希望自己的团队像狼队一样的时候,是希望团队在市场如狼,而在自己面前又要以羊的面目出现,没有任何借口地去执行。

  应当承认,这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人们的潜能,但是人的精神状态不可能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如果“军容入国”形成常态,会形成部分人的野性,造成部分成员的过劳死。与其说团队狼性化是一种狼文化,不如说是一种野化、退化。“军容入国”对团队的超负荷使用,或许在利益驱动下会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定的竞争力,但往往会以创新能力的丧失为代价。

  如果说战争是最高的竞争形式,军队是组织的理想状态,那么“军容”则应当是管理的极端表现。作为一种例外,在非常时期是必要的;在市场规律可以正常发挥作用的和平时期,对企业进行军事化管理固然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状态去追求,却是不能将其理想化的。

  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认识到,管理其实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只有按照既定的理想目标不断妥协才能走向成功;而管理者与团队成员之间肯定不是将军与士兵的关系,而是和而不同的“君子”关系,彼此的作用主要是互补的,惟如此才会构成最佳组合。管理中更多的需要认同和沟通,而不仅仅是叫干啥就干啥。

  《司马法》说的很清楚,如果片面要求“军容入国”,则“上使民不得其义,百姓不得其叙,技用不得其利,牛马不得其任,有司凌之,此谓多威,多威则民诎。”统治者像对待士兵那样发号施令,人民群众无法真正了解其意图,百姓就不能按秩序行事,他们的技能也得不到充分地发挥,牛马等也不能得到合理地使用,负责传达的官吏就会欺侮他们,这样的刻意树威就会让百姓倍感屈辱。到了官逼民反的地步,那就麻烦了。在创业中也是一样,即使并无恶意也往往会适得其反。

  一般认为,在体现管理制度的礼仪要求上,“军容”的标准似乎层次很高,而在古人那里恰好相反:“国容不入军”是指在民间必须注意的礼仪不必用于军中,“在军抗而立,在行遂而果,介者不拜,兵车不式,城上不趋,危事不齿。”因为在军中要威然挺立,在阵形中应坚决果断,甲胄在身则不施拜礼,居兵车之上不施式礼(古代一种在车上手按车前横木的俯首礼),危急时不必拘泥于尊卑次序。在体现“仁本”精神时允许破除常规:“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而讲究“国容”需要更为谨慎:“故在国言文而语温,在朝恭以逊。修己以待人难进易退”。言语行为要文雅温和,在团队中要恭敬谦虚。先修省自己再约束他人,遇到困难要上遇到荣誉要让,等等。

  按照这个讲法,军事化在企业中并不是管理的高境界。管理的高境界类似于无为危辽僖垢髦止嬲录虻ッ髁耍?ldquo;教极省,则民兴良矣;习惯成,则民体俗矣,教化之至也。”难怪现代市场角逐从产品的竞争到质量的竞争,进而又从品牌的竞争到文化的竞争,这一系列跃迁的确反映了竞争水平的提高。如果我们还无法达到无为而治水平的话,团队的建设非致力于“国容”的教化不可。

  当然,国容与军容并非井水不犯河水,在整体上“军容”也包含在“国容”之中。诚如《司马法》所言:“礼与法表里也,文与武左右也。”市场竞争的确有狼性存在的一面,团队建设不能一概排斥“军容”,可以学习借鉴军队建设的合理成分。比如在决策层面像军队那样讲究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关键时刻令行禁止等等。但是这与将团队建设军事化是两回事,更不能认为向军队学管理就是培养狼性。

  须知竞争应当讲究节奏,张弛应当有度,在鼓动狼性中只顾张不讲弛。其实军队也要休整,如果以为“军容”就是狼性,处处剑拔弩张,对于个体,“过劳死”的悲剧难免时有发生;作为企业,颇像“穷兵黩武”,肯定无法和谐发展,难以保持可持续性。如果在团队建设中以军事化管理为由搞惟我独尊,集体的智慧得不到有效利用,在市场竞争中也会“别姬”的。

《团队、狼性与“军容”》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