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领导有道管理无形

[类别:战略管理] [更新:05-02 11:11:34] [浏览:6333 次]

     --道本管理才是非常之道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常言道,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管理在企业中很重要,也出现过很多理论。事实上,在企业管理中,存在很多管理误区。

  今天的中国企业大多运用西方的管理理论。尽管收到一定实效,但也带来不可避免的"土鳖"与"海龟"的冲突。因此,探索更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理论势在必行。

  最高级的管理就是"以道为本"

  任何事情都有其规律,成功也有窍门。

  如果我们不懂得规律,即便很努力、很勤奋,最后搞得自己很疲惫,也未必能成功。

  道是成功的原动力

  "道本管理",就是一种帮助我们成功的规律。人是群居性动物,人类社会的群体活动离不开管理。管理是提高人类活动效率的一种行为,"道本管理"就是基于中国文化提出来的管理思想。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诸子百家一直到近代,可谓繁花似锦,其始终离不开一个魂,用一个字来表述就是"道"。"道"就是造就万事万物的原始力量,和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根本性规律。人类的思维可以分成三级:最低级的就是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思维;之上一级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太极思维",最高级的就是浑然一体的"无极思维"。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的是太极到无极的境界;无极是老子用以指称"道"的终极性概念,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无极在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指派生万物的本体,以其无味、无臭、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道德经》第二十八章)金岳霖先生说过:"每一文化区都有它的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都有它的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的目标。"

  为什么很多人勤奋却不成功?

  现实管理中有太多违背规律的思想和做法。以道为本,就是要以客观规律为标准,而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或者有限的认识去作为。"道"讲人间基本规律,讲万事万物生成和维系的力量。人间处处都是道,人间处处都是规律,只有我们尊重了规律,做事情才能够得到规律的力量。有些人做事无道,即使获得了一点暂时的成就,最终也必将失败。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进行两种形式的思考:一种是哲学的思考,一种是科学的思考。科学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以马上进行纯粹的科学研究并得出结论,对于我们认识能力之外的事情,该怎么办?那就需要我们进行哲学思考。

  如今,很多人在物质上已经很富有,但在精神上却贫困。精神贫困的人会做什么?多半会拼命去占有物质。这符合一个心理学的规律:一方匮乏,另一方就会畸形膨胀。很多人拼命工作,却忘记了工作是为了生活的质量;很多人知道努力、勤奋,却不知道努力和勤奋并不一定能导致成功和人生的幸福。


  管理切忌"以我为本"

  以道为本,就是以客观规律为出发点,意味着很多事不能按照人的主观意志去作为。极端的自大甚至病态的自恋会导致人的自我毁灭。

  "以人为本"绝不是"以我为本"

  在神话故事中也不难看到这种担心,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自恋的悲剧:那耳喀索斯是河神刻菲索斯与水泽神女利里俄珀之子,那耳喀索斯出生不久后,利里俄珀向先知询问儿子的命运。先知回答:"只要你的儿子没有见过自己,就能长命百岁。"那耳喀索斯长大后成了绝世美少年,很多女神都向他表示爱慕之心,都被他无情地拒绝了。

  掌管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对那耳喀索斯的行为很是震怒,因为他违抗了她的馈赠。于是,她要让那耳喀索斯受到惩罚。一天,那耳喀索斯在打猎途中喝水,第一次从水的倒影中见到自己极美的面庞。他立刻坠入爱河不能自拔,从此不吃不睡,每天顾影自恋,憔悴而死。

  这个故事更像是现代寓言。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把知识教条化、把个人经验绝对化的那些人,越发认自己的死理。"以人为本"从动机上讲是很美好,但在现实中被很多人扭曲误解了,使得"以人为本"的管理出了不少问题。

  英国学者阿伦·布洛克曾说:"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的。"古希腊第一位"智者"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前481年~前411年)说,人的感官的感觉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的尺度。这就是著名的"普罗泰戈拉命题"。这一命题在历史上对于抛弃"神中心论"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他的话后来常常被人误用。"以人为本"被误解或者被利用来为"极端个人中心"倾向作辩护,"以人为本"到他们那里就扭曲成了"以我为本"了。

  人愈自大,就愈接近灭亡

  人心各不相同,人的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20世纪西方哲学就对"以人为本"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了"以人为本"的两种倾向:

  第一种倾向叫"民粹主义"。人们的言论自由度大了,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表达,是个进步;但需要警惕的是,很多人没有学会倾听和协商,认为自己说的道理才是正确的,只要和自己不一样的道理就很难接受。"民粹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只要求自己说话的权利,却不愿意为自己说的话负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时常看到有些人什么话都敢说,网络上更是如此。他只允许自己说别人,但你若给他提一点反对意见,他就会回骂。这种人唯我独尊,生活在"小我"的笼子中。也因为这种人的霸道和所谓的"言论自由",很多人远远地躲着他们。

  第二种倾向叫"人类中心主义"。人是高级动物,自诩万物之灵。难道我们之外就没有智慧更高、更有灵气的生物了吗?到现在为止,可以说还没有发现。没有发现就代表着没有,这基本上就是我们现在的思维方法。

  实际上,也不必非要发现比人类高级的动物。我们生活在一个宇宙大系统中,难道我们可以主宰宇宙吗?众所周知,我们现在对宇宙的了解非常有限,对于宇宙的任何一点变化,人类可能依然是无能为力。而狂妄的人不会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人类在天地之间力量非常强大,可以支配一切。

欲望恶性膨胀、盲目自大带来了很多问题,很多人提出了忧虑。尤其是科技迅猛发展,人类的发明越来越多,有人担心:虽然有那么多富有聪明才智的科学家,但如病.毒、转基因、克隆技术等科学成果,会不会有一天把人类毁灭?

  批判"民粹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倾向,核心就是告诫人类不能自大,越是发展,对于规律越是应有敬畏之心。否则,当人类在天地之间日益强大,但却可能愈来愈接近于自己的灭亡。

  "以人为本"原则有它的语境。很多人在技术上不了解、不理解这一思想的语境和概念的边界,也因此导致实际管理中犯错误而浑然不觉。

  管理的终极目标--管好心灵

  很多人理解的管理就是上级管下级。实际上管理的范畴远不止于此,其真意并不是对他人的控制。但在现实中,基于有限经验的管理常常替代科学的管理真意。

  别作痛苦低效的管理

  管理的范畴比较宽泛,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人类所有的活动,从个人到组织,从心性到行为。我们熟悉的是企业管理、政府管理,但忽视了自我管理、心性管理;我们重视行为控制,却忽视了对精神的管理;管理者主要精力常常在于管理别人,却忽视了对自我的管理。

[1] [2] [3]  下一页


《领导有道管理无形》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